彭超的〈從兩份檔案材料看明代徽州的軍戶〉一文[1],透過休寧縣的《三十都三圖絕、活軍戶名冊》與祁門鄭氏的《英才公租簿》兩份材料分析明代徽州的軍戶,全文分為五節,第一節「民有定籍與役皆永充」先為明代的軍戶制度做簡要的介紹;第二節「清軍與勾補」與第三節「逃亡與追捕」分別講述軍戶的運作,以及逃亡後的補救;第四節「軍田與幫貼」講述在衛軍人與原籍軍戶的關聯;第五節為「結束語」,總結明代衛所制度的缺失。

        文章開頭作者先援引《明史》:「其取兵,有從征,有歸附,有謫發。從征者,諸將所部兵,既定其地,因以留戍。歸附,則勝國及僭偽諸降卒。謫發,以罪遷隸為兵者。其軍皆世籍。」指出明代衛所軍士的來源有「從征」、「歸附」、「謫發」三種。徽州的「從征」來源,即新安衛成建立後從軍者。而徽州的部分地區是朱元璋較早佔領的地區,佔領以後便有了「以罪遷隸為兵者」的「謫發」軍戶,由於當時新安衛尚未建立,許多人充軍後又復為民,至洪武九年(1376)被徽州千戶所查出,才又重新問發各衛所。至於「歸附」者,在徽州極為少見。與全國相比,全國軍戶約占總戶數的六分之一,但徽州在洪武至弘治的間的軍戶比例約在百分之四至八間,屬於軍戶較少的地區。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星期看姚廷遴 (1628-1697)的《歷年記》時,看到一條有趣的材料。姚廷遴說他到蘇州的時候看到六艘荷蘭的大船以及荷蘭人,荷蘭人長得像是西洋天主教的耶穌,果然中國看洋人都覺得差不多,這也說明了天主教在上海也算是有知名度了。

        姚廷遴形容荷蘭人的衣著,他說荷蘭人的衣服只有到膝蓋而已,且袖口窄小,衣服上有許多排扣子,然後衣服兩側有口袋,他們都把手插在口袋裡,頭髮長到肩膀,有自然捲。頭上則戴著毛製的斗笠,而鞋子像是拖鞋一樣,但是鞋跟下有一塊木頭,所以爬坡也很輕鬆,且他們的襪子好像是用絨布織成的,很有彈性,不但是大腳也可穿入,又很舒適保暖。原文如下:

(康熙六年)八月,余在蘇州胥江,見荷蘭國進貢大船六隻,伴送兵舡數隻。荷蘭人品略似西洋天主等形象,但衣服竟短齊膝,小袖,胸前密排鈕扣,兩脅肋下有衣縫,見人把兩手插入。發髮至肩,自然卷轉。頭戴氈笠,足履無跟,如我地之拖鞋,鞋跟上有木底一塊,上高走跳如飛。其襪如絨,甚小,腳上脛骨俱突出,據人說此係絨布織成,其形雖小,憑你大腳,可以穿進,又暖又軟,所以筋骨俱露也。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讀筆記蒐集的材料,但是都沒用到,丟掉好像有點可惜,就姑且先放在部落格上,也許有一天會再用到吧!

《列朝詩集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3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5-18_14-30-10    今天聽演講之前,我瘋狂的在玩「嘻哈三國塔防」,玩到蜀傳第四關時,發現地圖是全空白的平原,隱約地就想到以前演算法好像有教最短路徑,不過兩者好像沒什麼關係就是了。後來演講的內容不是很有興趣,於是就在想這關的破解方法,然後用手機的excel畫了下面這張圖。

    下圖的「→」是入口與出口,而「●」、「A」、「B」代表的都是箭塔。方法是這樣的,慢慢將箭塔蓋成下圖,然後在A的地方蓋塔而B的地方不蓋。等到敵人快走到B點的時後就把A箭塔拆掉,改蓋B的地方蓋箭塔,如此一來,敵軍就要再繞一圈了。反覆的拆蓋A、B箭塔就可以把敵軍都消滅,大概洗到150波攻擊後,就可以把所有的寶物買齊了。另外,還有一個密技,就是當拆塔不及,敵人要衝入終點時,趕快按離開遊戲,然後重新登入,系統會回到這波攻擊的初始狀態,所以敵人又要重新跑一遍囉!

                         
         
               
                    A
     
                      B
   
                             
   
                               

    不過這似乎不是最佳的路徑,還要再動動腦,找到最遠的路徑,也許就不用拆塔了。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在文中首先做出定義,其江南的定義為南直隸的蘇州、松江、常州三府,以及浙江的嘉興、湖州兩府,即所謂的「江南五府」。而將宗族定義為一種超越家族的概念,對內部擁有控制力量的父系血緣社會組織或社會集團,或者可以說是「血緣共同體」,而有時兼有一種基層社會的效能,特別是兼地緣性的組織,其中後者亦可以稱之為「鄉族」。宗族的效能主要在於保證家族的再生產,其中包括人的再生產和生活的再生產。

        作者認為江南三角洲既沒有看不到明顯的家族組織,且表示同族結合的物質象徵,如祠堂、族產等很少見。此外,觀念上的象徵,如親族稱呼之差別、尊卑秩序等也很罕見。因此認定江南沒有宗族,並以三組材料佐證:

一、魯迅的〈社戲〉中介紹一個同姓聚落而完全缺少宗族規制的社會。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梁方仲,〈明代一條鞭法的論戰〉[1]本文分為六個小節,第一節「一條鞭法以前的賦役制度」講述兩稅法至明代前期的賦役制度。第二節「一條鞭法述要」簡述一條鞭法與兩稅法的不同,以及列舉賦與役的合併方式。第三節「一條鞭法論戰的經過」為本文的主旨,探討一條鞭法在朝廷上爭論的焦點。而後第四節「贊成派的理由」與第五節「反對派的理由」匯集正反雙方的論據,並輔以地方志的材料,綜觀一條鞭法於地方實行的情況。第六節為「結語」,總結一條鞭法與舊賦役制度的不同,及其意義。

 

壹、一條鞭法以前的賦役制度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世紀開始,廣東的絲綢出口規模日增,17世紀以前是透過是葡萄牙銷往世界各地,每年葡萄牙從中國進口絲綢貨物達1300箱以上,除銷往歐洲外,大部分的生絲是從馬尼拉運往墨西哥進行加工。1819世紀後,英、美相繼成為廣東絲綢的最大主顧,英國東印度公司、英國港腳商人兩者合計約從中國出口生絲達3000餘擔,而在19世紀初開始,美商從中國出口的綢緞數量大量增加。中國向西方出口的生絲每年約70008000擔左右,19世紀至20世紀上半葉,絲綢與生絲出口總額一度佔廣州之最,有些年份甚至超過上海。在絲綢外銷的過程,中國商人和官方都吸取了西方貿易制度的經驗,從出口到結算形成了幾項重要的制度,而從官方施政到民間習慣亦累積了多種管理方式。絲綢外銷既伴隨著廣州外貌制度的改進而繁榮,同時又對廣州外貿制度的演變起著推動的作用。在絲綢交易的刺激下,廣州的外貿從壟斷貿易邁向自由貿易,以下即就貿易制度、管理方式做簡要的介紹。

 

從出口到結算的貿易制度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東南沿海存在著海洋文化,卻因強勢的中原農耕文化而壓抑,其中桑基魚塘即是農耕文化與海洋文化的結合體。與傳統農桑的不同處在於,桑基魚塘興起的主因係馬尼拉等海外市場的絲市需求,故絲貨以出口貿易為導向,而其轉變與沙田的開發、商人資本的崛起、國際絲市的興衰間皆有密切的關係。

 

桑基魚塘的出現及其轉變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有裝Real Player的話,要抓youtube等影音都很方便,就點選「下載此視訊」的小視窗就好了。但是呢,今天要惡補一下日文,想把老師的影音檔抓下來,可是Real Player居然抓不下來。既然如此,只好自己想辦法囉!先試試最原始的方法,就是找原始碼。結果一找就抓下來了,有沒有這麼簡單啊!既然這麼簡單,Real Player為何抓不下來呢?真是匪夷所思啊!方法如下:

1.按右鍵「檢視原始碼」,每個瀏覽器的名字不太一樣,IE叫「檢視原始檔」、chrome叫「檢視網頁原始碼」,反正你懂的,就是那個。2012050701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岸本美緒的〈清初上海的審判與調解—以『歷年記』為例〉[1]分為四個小節,第一節先對《歷年記》的作者姚廷遴,以及《歷年記》的內容作扼要的介紹。第二節則花了較長的篇幅,詳細地描述姚廷遴的生活、親友交往,目的是使讀者理解姚廷遴的生活環境,進而體會對其對審判與調解。第三節是全文的主軸,本節整理了《歷年記》中24個與姚廷遴相關的司法案件,圍繞著「國家審判」與「民間調停」兩個體系,指出此兩者並非分工關係,而往往是同時進行且有互補性的。第四節是全文結論,作者先提出疑問,從《歷年記》觀察到的上海事例能否推廣到中國其他地方?作者用上海的社會情況做了簡單的答覆,答案是肯定的,但明末清初上海仍有其獨特之處。以下是各節的摘要:

 

姚廷遴與他的《歷年記》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