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大概30 多個小時,達到100%同步,也許是主線劇情短,破關速度比起前面幾代都還要快。不過遊戲的過程不太愉快,雖然剛開始的幾天還在「最致命刺客」排行榜名列前茅,但雲端存檔會回溯的原因,我後來改成離線存檔(據悉現在好像已無法雲端同步了),竟又生存檔損毀的憾事,讓我對Uplay很不滿意。且遊戲的優化應該還要加強,我的電腦設備不算太差,無論怎麼調教特效,FPS始終維持在2530左右,拉不起來。

        在遊戲發售之前陸續釋出的資訊、遊戲畫面皆顯示這是一款重視海戰的遊戲,遊戲場景以海洋為主,但仍保留幾個大型陸上城市,聽了讓人很期待。實際玩了之後發現,零碎的海洋小島大多類似,而拿索、金士頓、哈瓦那等陸上城市也沒什麼特色。

        本作改進了繁複的寶箱開鎖、武器盤的功能,算是小部分的優化,但拿掉了呼叫刺客同伴的功能,顯得有些可惜。且謎題的難度顯得太低,二代的解題難度是大家叫苦的,三代的共濟會開鎖難度較為適中,本作馬雅遺跡只要轉圈,完全沒有挑戰性可言。另一方面,登艦無敵的設定讓人有點無言,對付大型軍艦群、或是奪堡時,可以先把雜船打癱,待自己的船快沒血時,利用雜船補血,敵人完全不會趁虛偷襲,似乎少了一點真實感。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麗月的〈商稅與晚明的商業發展〉一文[1],旨在從商稅制度的演變觀察晚明的貨幣經濟發展,並探討宦官介入榷稅,對晚明商業的影響。文中首先介紹古代關稅有「關征」、「市征」兩大形式,在安史之亂後,中央統治力不如前,對通過關津的關稅漸趨重要,而商鋪課徵的營業稅退居為次要。元代的商稅分別有常制的正課、常制外的額外課,以及對商船課徵的船料稅三種,其中額外稅名目繁多。吳元年四月,朱元璋下令改應天府的官店為宣課司,府州縣官店為通課司,作為明朝政府徵收商稅的機構。明初由兵馬指揮司監管京城內外的城鎮市場,管理項目包括校勘市斛、稽查物價,而各省則設稅課司,州縣設稅課局,至洪武十三年裁併全國為四百餘所。

明初休養生息,在商業上採取輕稅措施,稅率三十取一,但對於貨物的品物則無規定,導致稅吏往往任意徵稅,至洪武十三年才規定「軍民嫁娶喪祭之物,舟車絲布」不徵稅,永樂初年再補充「自織布帛、農器、食品及買既稅之物,車船運己貨物,魚蔬雜果非市販者」俱免徵。明初南北兩京設有「塌房」專供貯藏貨物,其既是官營貨棧,亦是徵稅機構,客商需繳納貨物稅,此外還要繳納貯存貨品的「塌房錢」,以及「免牙錢」(實際上就是官方徵收的牙錢),三稅合計後,實際稅率為十取一(三十取三),但其中只有貨物稅是由宣課司徵收,餘二稅由貨物看守人收用。

接著介紹明代的商稅,除貨物稅外,尚有四種不同性質的商稅:一、抽分,洪武時期在南京的龍江與大勝港設竹木抽分局,永樂時期再於北京附近增設通州白河、蘆溝、通積、廣積五局,對竹木商人課徵的商品稅,商人須繳納竹木實物,惟抽取標準不一,從五抽一至三十抽一皆有;二、河泊,明初設有三百二十個河泊所負責魚鮮的課稅,其中多在黃河以南,並集中在湖廣地區,黃河以北僅有河北鹽山縣,宣德以後陸續裁撤;三、肆市門攤,洪熙元年始對市鎮店鋪門攤課稅;四、船料,洪武、永樂時期在兩京間運河沿岸重鎮設「鈔關」,中央派遣御史與戶部主事在鈔關監收,負責徵向商人裝載貨物的舟船課通過稅,稅額依貨量與路程而不同。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漢昇的〈鴉片戰爭前江蘇的棉紡織業〉一文[1],首先指出長江三角洲地區在元代就已有糧食不足的問題,隨著日漸增加的人口壓力,蘇松地區解決的辦法正是倚靠棉紡織業。棉花原產於印度,大約在宋末傳入中國東部,並在黃道婆引入棉紗紡織技術的契機下,松江烏泥涇等水高土低不適合種稻的地區,形成廣植棉花的情況,且有效解決了人口過剩的生計問題,到了明代則更為興盛,松江附近地區有數百家布號,交通發達的上海更成為棉布批發的集散地。

        接著本文進入主題,討論鴉片戰爭前江蘇紡織業發展的因素,其包括四點:一、棉花產產量的增加,由於長江三角洲新漲沙洲面積愈來愈大,且具有不保澤的土質,所以皆被用來種棉;二、潮濕的氣候,褚華在《木棉譜》曾指出潮濕的上海適合種棉與紡織,根據竇卜生(B.A Dobson)的科學實驗亦證明溼度紡織的棉紗產量與韌度有正相關;三、人口對土地壓力的增大,由於糧食供應不足,人口仍持續增加,道光二十二年(1842)江蘇的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達1114,更是全國之冠(表一、江蘇人口密度),致使人均耕地面積小,除了靠江西、湖廣、安徽等省接濟外,更須種獲利較高的棉,以及從事手工紡織;四、利用剩餘的農村勞動力,由於農業收入有限,且有農閒期,所以家庭的勞動力在農業生產外,需要從事紡織生產,以彌補收入。

        然而缺乏文獻的記載,鴉片戰爭前江蘇的棉花、棉紗、棉布產量都無法確切掌握。但可以從耕地比例,以及畝產量推估,乾隆四十五(1780)年每畝花產量多可至三百斤,且由於手工業興盛,江蘇地區仍要向外面輸入棉花,所以廣州從印度、孟加拉進口的棉花,也會在江南地區加工,之後在運銷至福建、廣東等地,其加工品獲利較原料獲利高近一倍。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謙慎從徐世溥給友人的一段話中,揭開了晚明多元文化的討論,徐世溥提到:

當神宗時,天下文治向盛。若趙高邑(趙南星)、顧無錫(顧憲成)、鄒吉水(鄒元標)、海瓊州(海瑞)之道德風節,袁嘉興(袁黃)之窮理,焦秣陵(焦竑)之博物,董華亭(董其昌)之書畫,徐上海(徐光啟)、利西士(利瑪竇)之曆法,湯臨川(湯顯祖)之詞曲,李奉祠(李時珍)之本草,趙隱君(趙宦光)之字學,下而時氏(時大彬)之陶,顧氏之治,方氏(方于魯)、程氏(程君房)之墨,陸氏(陸子岡)攻玉,何氏(何震)刻印,皆與古者敝天地。而萬曆五十年無詩,濫於王(王世貞)、李(李攀龍),佻於袁(袁宏道)、徐(徐渭),纖於鍾(鍾惺)、譚(譚元春)。

這份名單裡面不只有名士,還有篆刻家、琢玉師、墨工,範圍從學術思想到藝術書畫,把不同領域的人放在一起比擬,大概是徐世溥認為他們皆有卓越的成就。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C4BFSP_2013_12_11_01_40_17_376         我注意到「刺客教條4」中船隻的國旗,其中橫條紅黃紅的國旗很像西班牙,但沒有國徽,引起我的興趣,據我淺薄的西洋史知識,西班牙帝國的國旗應該是白底紅叉,後來改成紅黃紅橫紋後,應該都是有國徽的,記得法西斯政府執政後,還換成了黑鷹。

750px-Flag_of_Cross_of_Burgundy.svg

750px-Flag_of_Spain_(1938_-_1945).svg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C4BFSP_2013_12_10_23_08_01_580

    大伊納瓜的藏寶圖畫一座橋,橋後面有像磚牆還是石牆,然後在旁邊的椰子樹打紅叉叉。我繞了全島五、六遍,找到最像的地點就是下面的水車坊遺跡,卻完全找不到寶藏。

AC4BFSP_2013_12_10_23_08_14_106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李伯重的《江南農業的發展(1620-1850)》一書[1]選擇以江南是因為江南文化、經濟都是發達的地區,文獻資料亦較其他地方詳細,而時間斷限選擇清中葉是為了避開清前、後期包括政治、戰亂等諸多不穩定因素,至於以農業作為研究對象,則是因為農業是中國最重要的經濟支柱。

江南的水田農業發展起初進步得很慢,粗放而簡陋的直播耕作,維持到帝國中期後突飛猛進,使用牛耕、水稻移植、施肥與排灌等等技術,到了十七世紀,江南已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農業區。本書要探討的就是在這樣的進程中,清代中前期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其重心有三:一、分析勞力、資源、技術、資本、氣候等農業生產要素,考察農業的物質基礎與變化,駁斥人口增加,而農業技術停滯的理論;二、分析農業發展的途徑,觀察農民如何善用現有農業資源,提高農業生產的集約水平,獲得更高產量;三、從土地產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探討農業發展的表現。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明代官營局織和領織制

        蘇州織染局建於洪武元年,在洪熙年間達到最盛,各色匠人達1700餘名。當中應役的工匠,是「存留」形式在當地公役的輪班匠,輪班匠戶役屬於「機籍」,是染織局根據機籍僉補的工匠,每年要織造緞匹以供國用。另外還有一般的輪班絲織工匠,是屬於「匠籍」,三年一班供京師一季,其餘時間在家裡為市場生產,與當地織局無涉。

        蘇州織染局原本主要供賞賚用的歲造,每歲造紵絲13534匹,閏月添139匹,略高於其他府州,絲料原由屬縣交納,價銀另出,嘉靖折徵後,改為納銀。天順年間,蘇州織染除繳納歲造額數外,還要負擔加派,僅據《明實錄》統計,萬曆三年至三十九年,每年平均派織改造達18800餘匹,到天啟初年更達萬曆年間的三倍,蘇州是其中派織最多的地區,其派織量是原歲造數的兩倍半,倘若在計算派織龍袍所需的料價銀比歲造匹多五倍,蘇州實際負擔要比原本要高十倍。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C4BFSP_2013_12_05_02_10_57_612

AC4BFSP_2013_12_05_16_16_35_854          阿科巴島的藏寶圖畫得完全不像,我是偶然找到的,最像的角度應該是像上圖那樣吧!實際位置應該在616,835。

AC4BFSP_2013_12_05_02_11_17_860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袁良義的〈從明一條鞭法到清一條鞭法〉[1]指出明代一條鞭法只是各地試行,未能克服田賦、差役、丁口銀三項分徵的現象,實際上是多條鞭,到清代以後才整合,各地執行情況趨於一致,實現真正的一條鞭法。

明中葉以後,賦役制度敗壞,百姓逃戶、地主隱匿田土,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官方推行了一條鞭法,嘗試改革役法,削減官僚豪紳地主的特權,但改革限於四差,農民和手工業者並未從中獲得太多好處,故改革並不成功。到了清代以後,用銀更加普遍,諸多因素打破了封建階級,使人民社會地位較為平等,享有優免特權的地主沒落,取而代之的是一般地主,以及雇工人變成自由雇工,清一條鞭法改革不限於四差,各種力役之徵都被包納,削弱了人民與國家的人身依附關係,讓農民、手工業者、商人都受惠,改革較為成功。

明初徵收夏稅秋糧,以戶丁資產為編役標準,按戶等高下分等則,派重輕各役,丁口需納米錢。明一條鞭法與徵收兩稅的不同地方有四點: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