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有一個Taiwan Historian Network,是一個利用RSS訂閱各部落格訊息的平臺,但是年久失修,有重複匯入、排版上的問題,訂閱網站也不夠豐富,所以我就決定自己寫一個。

只要將程式碼貼在一個網頁程式碼的<body>內,然後在$rss_url=array()陣列內放上你要聯播的RSS網址,最後把網頁存成PHP並丟到伺服器上,就可以實現多站聯播了。但 simplexml_load_file()需要時間載入,因此加入越多RSS站,開網頁的速度會越慢,所以這只是初步完成的堪用版本。我再想一下更有效率的寫法吧,因為如果要預存這些RSS內容,似乎需要JS或後端資料庫

載入要一些時間,直接前往網站:http://studentweb.ncnu.edu.tw/100105503/funny/rss.php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宰」原本為主掌膳饈之官,因主持祭享,倍受尊崇,進而得贊國政;「相」為賓贊之官,傳導威儀之事,春秋時代後被國君引用,以抵抗貴族擅權,最後成為主持實際政務之官,故戰國時有「丞相」、「相國」之名,至漢代已成君主的最高幕僚。

宰相制度歷經三個基本發展階段,即秦漢的三公制、隋唐的三省制、明清的內閣制。秦至西漢,丞相地位最尊,掌全國政事,而太尉主掌軍事、御史大夫為副丞相兼管監察,是為三公。漢成帝以丞相、大司馬、大司空為三公,並為宰相,獨相制遂改為多相制,隋唐亦採多人並相的三省制,元代以中書省為全國最高行政機關,宰相制度又重歸一元化。明太祖廢相為宰相制度一大變革,至永樂初年開始成立內閣,此後內閣權責漸重,大學士權位如同宰相。清延明制,仍設大學士,後別設軍機處,軍機大臣權位日重,甚凌駕內閣大學士,故清朝宰相實有內閣、軍機處兩部分。

三公制度在漢武帝時發生變化,原本丞相掌全國政事,直接向皇帝負責,漢武帝晚年把決事地點從外廷移至內廷,侍從皇帝左右的尚書、侍中、給事中等,因出入禁中方便,形成「內朝」,丞相漸變為聽命內朝的執行官,失去參與決策的權力。而至東漢初年,大權集中在內朝尚書,尚書已成為獨立機關,有審駁詔命、參議朝政等權力,人員多由宦官充任。漢和帝以後,中常侍受到皇帝寵信,成為新的內朝,尚書又變為行政機關,是東漢宰相制度又一變革。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晚來發一篇一行的教學文,雖然我愛問的點數多到花不完了,但我後來發現下載文章其實可以根本不用點數,就是點選「保存到微盤」,然後去微盤下載就可以了。

IASK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茸真的有毛的意思,但是要把鹿茸解釋成「鹿耳朵的毛」,恐怕需要超人的智慧。

rong2

rong3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家範在〈明清江南研究的期待與檢討〉中[1],批評加州學派的比較研究在前提上就不正確,應該將社會科學的概念擱在一邊,不能一味套用,以論代史。接著以「城市化」的概念為例,指出許多江南市鎮的研究推算城市化比例,以及各種五花八門的估計數據。作者以自身的經歷反駁,他發現即使在現代,江南鄉下人對於城市有強烈的疏離感,因此回顧明清時期的市鎮生活,即使城鄉有著物流的中轉關係,但「城市化」並非城市擴張的結果,而是鄉村經濟生活的擴展。

另一方面,江南雖有著豐富的史料,但主要是文人所寫,而文人的詞藻多有溢美與危言,要呈現基層民眾得社會實況,有一定的難度。作者最後觀察明清江南研究,歸納出三個特色:一、時間多數止步於1840年前,少有延伸至晚清、民國時期;二、地點多數集中在太湖流域,使江南只有中心而沒有邊緣,缺乏整體意義;三、史料多以文集、地方志,因此集中在經濟、貿易等項目,其他專題較為缺乏,且縣、村等小單位的個案考察也較少,使江南研究沒有形成擴散性效應,此皆為江南研究的瓶頸。



[1]王家範,〈明清江南研究的期待與檢討〉,《學術月刊》,20066(上海,2006),頁148-152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濱島敦俊對於江南是否為宗族社會的觀察,早在1997年的〈農村社會──研究筆記〉就已微略提及,文中援引《太祖實錄》朱元璋對即將赴任開封知府的宋冕口諭:「今喪亂之後,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謂田野闢、戶口增,此正中原今日之急務,若江南則無此曠土流民矣。」指出華北遭受元末戰亂嚴重,原本的社會關係可能已不復存在,需要設置「里社」,推行長幼齒序,此在沒有宗族結合,又無主佃、官民之分,居民地位對等的開拓村能發揮作用。反觀元末江南地區沒有受到太多波及,社會結構仍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宗族社會沒必要通過地方通過國家權力重新推行秩序,所以很難簡單地確定齒序。但浙西並不在這樣的邏輯中,因為對宗族(祠堂)罕見的浙西三角洲地區,有設定齒序的意義。[1]

        《太祖實錄》的江南可能是泛指長江以南的南方地區,而濱島敦俊所謂的浙西大概是杭州、嘉興、湖州一帶。因此這樣的論述,應該是其在思路上質疑江南為宗族社會的初步雛形。不過在文末的注釋中,他又補充說明道:「浙西三角洲地並不是完全不存在宗族,有幾個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2]亦說明了當時並沒有完全否定江南存在著宗族。



[1]濱島敦俊著;沈中琦譯,〈農村社會──研究筆記〉,收入森正夫等編;周紹泉等譯,《明清時代史的基本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頁142-144,164-165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代在京的官員,每天早上要進行朝會,朝會後到衙門畫押簽到,然後開始公座辦公。朝會有分元旦、冬至、萬歲聖誕等「大朝」,以及朔望日朝、早朝、午朝等「常朝」,有時還有祭太廟等特別祭典。

要參與早朝官員上自公、侯,下到九品官員、雜職官,約在一千三百人之上。為避免官員無故缺席朝會,所以設置了一個稱為「門籍」的職官名冊,上列有赴朝參官員的名單,官員須簽到填註,若生病則註明有病,稱為「註門籍」,無故不赴朝參稱為「失朝」,鴻臚寺序班、六科給事中、十三道監察御史等官員可題請予以懲處。明朝開國舊制「公」、「侯」、「駙馬」、「伯」不在門籍查核之列,但到宣宗時期,宣宗認為人臣不論大小,凡早朝不到,皆一體受罰,此制維持到明末。

按制度而言,鴻臚寺序班、六科給事中、十三道監察御史每日須點查朝會名單,實際上卻只有皇帝下令時才會抽查。故請病假的「註門籍」制度也為怠慢者開了方便之門,《明實錄》記錄了官員失朝人數,憲宗、孝宗朝時期,時有五百人缺席的情況,甚有千人的紀錄,其中又屬夏天尤為嚴重。失朝至明末都未有改善的跡象,如崇禎十六年(1643)元旦,鳴鐘集合時,竟只有兩人準時,再鳴後也只有四、五成趕到,崇禎十七年(1644)元旦最後亦只來了百餘人左右,反觀李自成入北京後,次日竟有一千三百餘人趕往朝賀。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宿網要抓IASK愛問上的檔案時,速度非常慢,常常載到一半就斷掉,非要多試幾次才成功。今天實在忍無可忍,想找續傳軟體解決此事,發現Firefox瀏覽器中有一款「DownThemAll! 」是一款相當優秀的套件。

DownThem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過去學者基於考古、體質、文化等特徵,將「民族」定義為有共同血統、語言、文化、生活習慣等的人群。六零年代後,人類學家轉而更強調主觀認同與族群邊界的族群定義。王明珂嘗試以中國人族群邊緣的形成與變遷來嘗試解「什麼是中國人」,以底下幾個例子說明。

中國黃土高原邊緣,包括青海河湟、內蒙古鄂爾多斯及其鄰近地區、遼西三個區域,原本接受仰韶與龍山文化的影響,人類生態上與黃河中下游地區沒有太大差別。大約在西元前20001000年左右,氣候變得乾冷,青海地區養羊的風氣漸漸勝於其他家畜,同時陶器數量減少,陪葬品變成了馬牛羊的腿骨。這即是以擴大對自然資源的利用,進而放棄了不利移動的文化因素,所以氣候乾旱化使得農牧混合經濟區南移,西元前1400年左右,在現在的陜、晉、冀三省之北,出現了一群倚賴牧羊的人群,為了生存而爭奪南方人群的農牧,南方的商人在甲骨文中稱他們為「羌」,即羊人。後來的周人也幾經遷徙後,重新強調農業與定居,以區別那些非農業、非定居的人群。

南北的對立,在西周到春秋時期逐漸凝聚成華夏觀,華夏諸國紛紛吞併或驅逐戎狄,並建築長城,這亦迫使北方人群更加遊牧化,從此沿著長城展開數千年資源競爭與維護的戰爭。商、周時期,華夏與夷戎蠻狄之分的觀念逐漸形成,其凝聚則賴共同祖源記憶,華夏各國上層家族把各種彼此的古帝王英雄傳說逐漸串聯起來,如帝嚳成為商人與周人的共同祖先。到了漢代,黃帝與炎帝成了所有華夏的共同始祖,此後「炎黃子孫」的記憶變成華夏的根源。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江南的出版印刷業在宋代以來就有著重要地位,但略遜於福建,至萬曆以後,江南出版印刷業才獨占鰲頭,其中蘇、杭、寧三大城市,以及湖州、無錫、常州、松江等城市。謝肇淛曾形容天下刻書最精緻的地方在湖州、南京、徽州,胡應麟亦曾表示天下十分之七的書都來自江南。以下介紹明清時期江南的出版印刷業出現四種大變化:

一、官營與私營出版業的消長。明代以官營為主,其書稱為「官刻本」,印刷目的不在營利,而在傳遞政治訊息以及教化百姓,尤其明初南京為全國政治中心,故有大量此類的印刷品刊出,至永樂北遷後,仍保持一定的規模,印刷最多的是南京國子監,不但接收元代集慶路儒學的舊藏,亦收購地方上的書版,還有監生親自寫字、校對、刻字,《南雍志》、《古今書刻》兩書中記載南京所印的書籍大概有兩至三百種之多。明代中期以後,私營印刷業開始蓬勃發展,「南都繁繪圖」中可看到南京店家有「刻字」、「镌碑」的招牌,據張秀民在《中國印刷史》的統計,蘇州無縣與長洲縣就有37家書坊。到了清代,官營出版業更衰弱,刻書以私營為主,且康熙十年,印刷業還成立了同業公會。私營刻印刷業的書稱為「坊刻本」,江南集中全國主要的私家藏書,是私營出版業的有利條件之一,著名藏書家毛晉,也在家中設立「印書作」,刻印他的「汲古閣」藏書。

二、印刷術的進步。最主要的是活字印刷的推廣,以及彩色印刷的出現。活字版始於宋代畢昇,明代將臘泥改為木版,價格低廉,效率高。此外,還有鉛活字和銅活字,皆見於常州,銅活字最著名的使用者是無錫的出版家華燧、安國。另外,明代江南書坊出現少數的彩色套印技術,如兩色的《蘇長公密語》,以及安徽刻書家胡正言以五色套印的《箋譜》、《十竹齋畫譜》。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