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自1554年開埠後,雖獲明朝認可,但明朝與澳門葡人的關係並不融洽,曾發生多次摩擦,如十六世紀末日本禁天主教後,到澳門避難的日人被明朝稱為「澳門畜倭」,在澳門的日人曾在私築城牆時與明朝官兵衝突。萬曆四十四年(1616)「南京教案」爆發,南京、北京的傳教士被押送回澳門。天啟元年(1621),又有廣東政府派兵入澳門毀城之事。至明朝對東北戰事失利,具有天主教背景的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遂開始思考如何借助澳門葡萄牙人的軍事技術,最後藉由天啟、崇禎年間,明朝兩次購買葡萄牙大炮,重創滿洲兵,以及澳門葡人協助打擊華南地區的海盜等事,使明朝與澳門葡人關係恢復穩定。

雙方關係的改善體現在四個方面:一、由於皇帝對澳門提供的武裝協助讚譽有嘉,明朝對澳門葡人的態度變得較為友善,天啟二年(1622)荷蘭武裝艦隊進犯澳門,兩廣總督協助葡萄牙人抵抗;二、天啟二年後,允許傳教士在內地自由傳教;三、放寬了對葡萄牙人的管制,明朝過去曾多次有入澳門毀城的干涉行為,天啟二年後,對於築城之事大為放寬;四、重新開放廣州市場,允與澳門葡商到廣州貿易,此後又有數次開閉貿易,可視為雙方關係的晴雨表。

在明朝將滅亡之際,澳門葡萄牙人政權,始終與各地傳教是緊密聯繫,與南明朝廷亦有所聯絡,並採取援明抗清的立場。澳門葡人曾提供火炮以防衛廣州,而南明諸政權亦使臣赴澳門求援,澳門葡人對此則有善意回應,派葡萄牙兵三百人援助永曆,故永曆政權宮內後妃、太監多加入天主教。來自澳門的軍事支援一共四次,此外澳門還協助永曆使臣卜彌格赴歐洲謁見羅馬教皇。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在文中首先指出現代化的深度是思想,廣度則涵蓋知識、政治、經濟、社會、心理等層面,而作者在文中論述的現代化,則以經濟、社會、思想為主。接著作者分析西歐現代化的觀念可追溯至十四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市場與商業的發展,以及通過政治和制度的變革,導致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然而現代化不只是工業化,過去美國學者以「衝擊─反應」模式解釋中國的現代化,其假說建立在現代化即西方化的前提下,現今已被擯棄。早期參與討論「資本主義萌芽」的中國學者,多認為現代化即資本主義化,但作者主張現代化即市場經濟,不一定要先經過資本主義社會,十六世紀出現的徽商、晉商等大商幫,就可以視為現代化的徵兆。以下作者就十六、十七世紀的經濟、社會、思想變遷討論中國的近代化。

        十六、十七世紀的經濟變遷,可作為現代化因素者,大約有六端:一、大商人資本的興起。眾多商幫的出現並非偶然,許多從原本的開中納糧轉變為長途販運;二、工場手工業的出現。包括江南的絲織業、廣東佛山的冶鐵業、江西鉛山的造紙業、浙江崇德的榨油業等,已形成十人以上的工場手工業,雖然發展不快,但對於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如棉紡織業終在明代成為重要的產業;三、財政的貨幣化。政府原本以徵收實物為主,正統前後改為納金花银,萬曆以後推行的一條鞭法,讓田賦、徭役基本納銀化,確立貴金屬本位;四、租佃制的轉變。地租由分成制改成定額制,有利佃農的生產。而承租方式也出現了押租制與永佃制,押佃制是以佃權的商品化和貨幣化為前提,反應佃農以貨幣權力獲得更多自由,永佃制讓經營權和土地所有權的分離,佃農有經營自由,並可出賣田面,提高經營者的效率;五、雇工制的演變。1588年的條例將短工視為凡人,1788年又解放長工,雖然規定未確實實踐,但法律已承認雇工的人身自由;六、白銀內流。隆慶時期解除海禁後,中國對南洋、日本、英荷諸國的貿易順差,使大量白銀內流,有利國內的貨幣流通。以上諸點雖涉及制度上的變遷,可惜未能引起體制的瓦解,中國最終仍未能出現保障產權和戰權的商法,導致現代化出現了困難。

        十六、十七世紀的社會變遷在江南最早,珠江三角洲次之,內地的變化較少,其變化均有地域侷限性,表現在四點:一、就業結構變化和商人地位提高。文獻中常出現棄儒從商或棄農就商者,陝商、晉商故鄉文獻有「商賈十之九」的誇張說法,且商人地位提高,士大夫亦喜結交富賈,朱國楨、龐尚鵬均有農商平等之說;二、宗法制度復興。明中葉大禮議事件後,富家興起建祠堂、修族譜、置族田之風。復興宗法制度與商貿繁榮互為因果,只要條件允許便會有復興運動,復興也有助於貿易經營;三、鄉紳權力的膨脹。晚明大量無緣入仕的舉人、監生、貢生形成龐大的紳衿階級,且土地買賣活動活躍,大量土地集中在鄉紳手上,由於經濟實力驟增,鄉紳不但有優免、贖刑等特權,甚可干預地方事務,或是協助調解糾紛,維護社會秩序,以及參與水利等公共事業。另一方面,晚明思想解放,鄉紳不以仕途為唯一目標,亦是邁向啟蒙與現代化因素;四、奢侈的風氣。晚明時期收入普遍提高,消費又帶動生產,故社會風氣奢靡。有識之士雖注意到規範社會等級的禮制被破壞,卻有另一派的士人主張崇奢,崇奢論涉及國民收入與消費理論,其實是一種現代化的思想。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指出全國性市場的形成,是判別「近代」的明顯特徵,在非西方地區,資本主義多為西方殖民者所帶入,因此印度等殖民地的全國性市場,可說是西方殖民主義的副產品。而15001840年,中國經濟有很大的發展,國內的生產總值占世界的四分至一到三分之一間,王國斌亦認為明清中國和早期歐洲經濟成長的動力相同,都是來自地區專業化和勞動分工,這兩項因素皆要在一個整合性市場中能運作。那麼中國是否在鴉片戰爭前已形成全國性市場呢?反對者認為1840年前中國仍維持封建社會的型態,商品經濟只侷限在區域性的農副產品交換,支持者認為明清時期的中國國內長途貿易發展快速,將各主要經濟區聯繫在一塊,故1840年早已形成全國性市場。

        作者考察1500年至1840年間,中國全國性市場形成的基礎,包括五點:一、貿易的政治環境改善。明代中後期國內極少有貿易障礙,清代時期內地與邊疆的限制亦逐漸減弱,且國家鮮少干預國內貿易,反而鼓勵糧食等必需品的長途貿易。各地雖保有各自特色的度量衡,但為徵稅等財政活動推行的統一度量衡制度在全國普遍通用,方便商業交易時轉換,趨向白銀化的貨幣,亦有助商業貿易;二、交通運輸的發展。包括水運系統的進步,內河航運網絡涵蓋中國多數的經濟區域,而陸運商道至十九世紀初以連結中國多數重要城市,甚至達蒙古、新疆、青海等邊疆地區;三、地區專業化與勞動分工的發展。十九世紀以前中國已形成東部發達地帶、中部發展地帶、西部待開地帶,東部向中、西部輸入原料,並提供成品、技術、資金進行交換,形成一個以長江三角洲為核心的金融貿易中心,而其他地區成為其商業腹地;四、商人集團與商人資本的增長。十六世紀起,出現以地緣樞紐建立的商人集團,其商業網絡幾乎涵蓋全國,且商業資本加速集中在大商人手中,清代較明代又更為明顯;五、農村商業化與工業化。許多農戶改種植經濟作物,並透過市場交換糧食、棉布,農業從家庭自給轉變為過度工、商業化。

        有了上述的基礎後,中國全國性市場才得以成形,然而全國性市場必須能夠大規模自由地流通商品、勞動、資金、訊息,以下作者就對這四個部分的增長做討論。商品流動方面,十六世紀前,除奢侈品、鹽、鐵外,糧食與布疋大多限於地方市場,但15001840年間,中國的跨地區貿易增長迅速,長途貿易量占全國貿易的2030%,主要有糧食、棉花、棉布、生絲、絲織品、鹽、茶等七大商品。勞動方面,十六世紀前的移民主要是政治性與強制性,十七世紀後,經濟性移民成為主流,國家亦支持人口向經濟較落後的中、西部移民,使勞力得以向中國其他地區流動。資金方面,十八世紀以前,商人須攜帶大量現款到各地採購,至十八世紀後,出現了帳局、錢莊、票號等金融機構,晉商更建立全國金融網絡,每年都有數千萬兩銀在其網絡中兌現,資金流動變得容易。訊息方面,晉商的大型商號實行聯號制,在各重要城市設立分號,彼此間交換訊息,掌握市場動向,而徽商則透過宗族樞紐,在族人聚會、祭祀活動交換各地情報。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清江南用的建材主要有竹木、磚瓦、石灰、石料,而建材隨著商業化程度提高,亦趨向專業化生產,並形成一些生產中心。磚瓦在長洲、無錫二縣,陸墓鎮與徐莊燒造明清皇宮所需官磚,而無錫製磚在明正德年間已盛行,磚窯相望,絡繹不絕。此外,嘉善縣的張涇窯、乾家窯,烏程縣的邢窯、蠻窯等地出產磚窯。石灰主要產地為宜興、錢塘、富陽,宜興。至於石料開採集中在太湖諸山、宜興、江陰、海鹽等地。太湖附近的石料在嘉靖時期曾運到蘇州府城做為防倭之用,到清乾隆時更遠輸至揚州造橋,可見其規模持續擴大。宜興名產為蓋地用的石板,江陰則產砌岸的石堰石,海鹽、烏程所產之石,往往被山戶私賣,杭州許多地區為挖石導致山地殘毀,故道光、乾隆時期屢有封禁之令。

作者觀察英國十六世紀的建材變化,發現木材漸被磚瓦取代。反觀同時期的江南,受限於石料、燃料缺乏,無法大幅提高磚瓦、石灰產量,致使江南建材生產規模無法迅速擴大,並使建材價格高居不下。民間只少盡量少用磚瓦,仍維持編茅蓋屋的工法,或是只裝修門面壁板,內部還是用竹木,因此火災時,往往災情重大。但是建造大規模廠房、倉庫則不得不用磚瓦,以絲織手工業作坊為例,擴大勞動產所的費用遠高於增置生產工具的費用,所以阻礙了小手工作坊主轉化為大規模作坊主的契機,與其建置廠房集中生產,不如通過包買的方式讓織工在家中生產。

摘自:李伯重,〈明清時期江南建築材料生產的發展〉,《東南文化》,19861(南京),頁129-132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經出版社1982年出版了十三冊的《中國文化新論》目次如下:

01.劉岱主編,《序論篇‧不廢江河萬古流》

02.邢義田主編,《根源篇‧永恆的巨流》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廣州從康熙二十五年(1686)至鴉片戰爭前,是中外貿易最重要的口岸,尤其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後,廣州更成為唯一對外的貿易口岸。然而清朝海關的通商制度與管理精神與明朝一致,故要考察通商制度,不能不從明代追溯。

        明代廣州的中外貿易可分為兩階段,一為明初到嘉靖年間,採取貢舶貿易,以朝貢之名義進行貿易之實;二為嘉靖以後至明末,商舶取代了貢舶。但無論是哪個時期,商人到海外經商都是被禁止的,將受到嚴厲的處分。

        貢舶貿易是建立在藩屬國向中國進貢的基礎上,故雙方地位不平等,中國對貿易是以施惠的態度看待,其財政並沒有從中得到收穫,受益者為藩屬國。但廣州地方官卻受惠於市舶貿易,既可向番舶抽分,還可以營私,故嘉靖初廣州市舶停市時,巡撫都御史林富曾上疏請求重開,其理由是抽分可解京,又可充軍餉。後來因倭寇影響,其他市舶先後廢止,廣州市舶成為唯一通商口岸。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范金民的〈清代廢除匠籍的歷史意義〉一文[1],先梳理明代的匠籍制度,再討論清代廢除匠籍後的影響,發現雖讓匠戶回歸民籍,固有其正面意義,但復徵匠班銀後,反而使部分匠戶生活更苦,最後透過匠班銀攤入地畝的改革,才稍微平衡匠戶的端。

        明初的戶役制度中,將民戶分別編為若干類役戶以承擔各色差役,且役皆永充,世代罔替,其中某些工匠因為具有手藝,所以被配為匠籍。工匠又分為「住坐」、「輪班」兩種形式,前者始於永樂時,軍匠或民匠住坐京師,每月上工十日;輪班匠始於洪武十九(1386)年,三年一班,到京師輪作三個月,後來又改為四年或五年一輪。

明代的匠籍制,使工匠地位較元代稍高,雖可以免除其他徭役,但應工匠役其實也屬於徭役性質,服役期間沒有人身自由、報酬,只能依職位領取少許的月糧。有些輪班工匠奔波往返達半年之久,比應役時間更長,影響了民間手工業的生產。且官營的統治方式落後,管理混亂,例如成化年間南京內府各監局工匠還沒天亮就要工作。又如嘉靖時,御史司馬泰發現南京染織局內工作的工匠只剩530人,短少的2200餘人都被內使役佔,其錢糧也被侵吞。由於不合理的待遇,致使明中後期工匠普遍逃亡,正統三年(1438)各處逮捕逃匠4255人,至景泰元年(1450)更達34800餘人,只好挑選壯丁、輪班匠來頂替,到嘉靖時期,原定的23萬餘名輪班匠,也只剩14萬餘名。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農業發展史上,有三次農業作物的引進與培育,對中國農業經濟、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第一次是漢代引進西域農作物,第二次是宋代早熟稻的傳入與推廣,第三次是明清時期來自美洲的高產農作物。藍勇的〈明清美洲作物引進對亞熱帶山地結構性貧困形成的影響〉一文[1],有別於過史家強調西方作物引進中國後帶來的正面意義,轉而從外來種入侵的角度,觀察其對環境、經濟與社會的負面影響。

作者首先分析明清長江中下游農業精耕細作的趨勢,並指出南方山區在明清之際已經開發無餘,在這樣的條件下,外延式的發展林農副業最為適合,即倚靠山地、深丘發展林牧副業,交換平原地區的農業產品,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但因明清之際玉米、馬鈴薯、紅薯等美洲高產旱地農作物的傳入,使南方山區形成以種植這些作物為主的產業結構,而未朝向外延式的林農副業發展。

        玉米根系發達,耐脊能力強,適宜山地種植。番薯則屬於根塊作物,在丘陵、低山地區種植能夠得到高產值。且明清之際,因為戰亂使農業受到破壞,人口耗損,亟需解決糧食問題,更加速了這些高產作物傳播速度。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歷史與現實中都不存在一個統合亞洲的體系,但是亞洲的局部地區卻存在超越國界的緊密關聯,例如寧波與長崎間的貿易關係,其緊密程度超過該地區國內其他地區的聯繫,其他東亞、東南亞的海濱城市也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因此應該重視超過政治區劃的經濟圈。

日本學界的海洋亞洲論大約有三個流派,其一是強調西方資本主義進入日本,並建構出亞洲經濟秩序的「西洋派」;其二是以日本為中心,建構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互動的「日本派」;其三是由濱下武志所倡導的「亞洲派」,注重亞洲整體性,以及亞洲內部網絡互動關係。而濱下武志、川勝平太、黑田明伸、杉原薰等學者以東亞、東南亞為範圍展開的跨國經濟研究被稱「亞洲交易圈論」或「海洋亞洲觀」,此大約是1990年代在幾次社會經濟史的會議上所提出,如1989年濱下武志等學者認為應該突破歐美資本主義的比較史觀點,進而重視兩個問題:一、亞洲內部交易圈與近代化的關聯;二、亞洲交易圈和日本工業化的關係。此後這批學者陸續有專著出版,各自對該理論作出不同的闡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即是濱下武志的「朝貢貿易體系」。

        濱下武志重視地域經濟圈的作用,即前述所提及的,地域進行跨國家的經濟行為,並指出近代亞洲市場的形成對溝通亞洲各部分有重要的作用,正是近代亞洲市場形成,使亞洲連為一體,其中主要是以中國為中心,形成的貿易與商業網絡。故其認為亞洲內部長期以來存在一個以中國為主體的「朝貢貿易體系」(或稱亞洲經濟圈),近代亞洲經濟發展有很大的程度是被這個體系所規定著,而亞洲各區的近代化程度,是根據朝貢關係如何處理所決定,而非根據其洋化的程度,因為亞洲的發展有其內在性,西方進入亞洲只是提供了部分的外部契機,但亞洲的發展是有其固有體系的,所以當西歐進入亞洲時,也面對來自亞洲的衝擊問題。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我最近沉迷的遊戲不是「刺客教條4」,雖然「刺客教條4」仍然是非玩不可的大作,但是在無論是在操作、任務上都缺乏新意,整體來說和前作差不多,感覺只是劇情與場景的變化而已。

現在玩的是「大地王國:罪與罰」(Kingdoms of Amalur: Reckoning),臺灣遊戲商的翻譯向來詭異,翻譯成「大地」真的是匪夷所思。這款遊戲是由「38工作室」開發,劇本則由奇幻小說大師R.A.薩爾瓦多(R.A. Salvatore)譜寫,參與製作的還有「上古卷軸4」的KenRolston,可以說是品質保證。雖然去年初就已經出版,當時討論的人不太多,所以我沒有在第一時間購買,後來發現評價極高,EA還有意擴展成線上遊戲,其線上版叫做「哥白尼計畫」,可惜「38工作室」已經因為財務問題解散了,線上版的計畫也就再也沒有消息了。

雖然是單機版的動作冒險遊戲,但是已經已嗅到線上遊戲的味道,遊戲中有豐富的製作系統,包括製作裝備、草藥、寶石等等,且地圖相當龐大,支線任務更是多到數不完,也因為如此,所以要上手有一點時間,我個人是玩二個小時才摸透。

文章標籤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