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符號》(臺北:時報出版,2010)跟電影「國家寶藏」一樣,講的都是共濟會的故事,我花了一天又多一點的時間才看完,感覺此書比起前兩作《達文西密碼》、《天使與魔鬼》稍微遜色一點,不過仍不失為一步精彩的懸疑小說。

     此書仍維持丹‧布朗(Dan Brown)一貫的寫作風格,緊湊的故事節奏讓讀者不禁想要一口氣看完。但我覺得本書其實有一個缺點,就是謎題太簡單了,讓我有點失望,例如金字塔上的符號:

lostsymbol.jpg

這是非常普通且易見的密碼,被稱為豬圈密碼,一說是共濟會發明的,我在讀此書之前已知這種密碼。往後翻解法,果然一樣:

lostsymbol2.jpg

    第二個步驟,要從杜勒(Albrecht Durer)的憂鬱(Melencolia I)解碼,一提到「憂鬱」我立刻就猜到怎麼回事了,那個有名的魔術方陣:

lostsymbol3.jpg

我曾寫過魔術方陣的程式演算法,原本期待丹‧布朗有什麼新解法,沒想到把符號按字母順序就解開。

    第三個步驟,牽涉到書中提到degree,剛好我的英文不好,只知道degree可以當「度數」的意思,而且共濟會階級的符號「°」在臺灣通常只有一個意思,就是當「度」用,所以女主角會把金字塔拿去煮,我一點也不意外。而且丹‧布朗在他的第一本小說《數位密碼》中已經用過這個梗了。最後,融出頂石底下的符號: 

lostsymbol4.jpg

這個這麼複雜的符號,有星座、太極、希臘字母,結果解法也一樣,套入富蘭克林八階方陣又解出來了: 

lostsymbol5.jpg

    雖然解碼過程顯得太過單調,但解釋秘文就相當有巧思,如頂石底文第三列將符號用象形的方式解成Laus deo就很有意思。又如牛頓的化名也是確有其事,作者將Jeova Sanctus Unus的變位化名Isaacus Newtonus當作密碼。其他像是熟知的陰謀論圖案在書中也有出現,但書中對此沒什麼敘述,把他當作巧合看待。

lostsymbol6.jpg  

    書裡面花了太非常多的篇幅去刻畫馬拉克(柴克瑞)的儀式,包括了他的刺青、他的血祭和最後的犧牲,但是馬拉克顯然誤解了共濟會的符號,那他那一連串的脫序行為就沒有意義了。

    結局有點空洞,共濟會的神祕儀式雖沒有被公開,但也沒有寶藏之類的東西,場景轉移到華盛頓紀念碑,共濟會所謂失落的文字就是聖經,聖經的曖昧語(dark sayings)包含了古代的智慧,玄學透過隱喻傳遞訊息,將其解碼後發現和科學可以結合,所以裡聖經藏著無限的密碼。有點奇怪,這說穿了也沒什麼,何必這麼神秘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