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馥的《原李耳載》有一條〈會場失火〉,略云:

晉溪先生王公七歲,見樹影即以手畫地,曰是某字。人呼為天識字。舉神童,有仙女與處。鄉薦後北上,仙女云:「今科會試,不得如期,臨時方可語耳。」 將入場,仙女云:「場中有火災,舉子傷者甚眾,輕重生死皆數定,君幸不罹此厄。明日場中火起,宜向某方避。後一人帶火趕來,勿顧,拽之,當用足蹬脫,火便熄,方可援升。此君後與君同榜。」至場,果火起,愈撲愈熾,如所言避之,仙女立牆頭俟焉,遂拽之得上。後一人帶火,以手拽,蹬之,火即滅,王公與仙女共引手援之。公以會魁,官至塚宰,加少保,為經濟名臣,諡恭襄。所著有《三邊奉議》,宇內推重。所援同脫者,亦以同年位至卿貳。[1]

晉溪先生就是王瓊(1459-1532),他不知道為什麼身邊有一個仙女,仙女還告訴他會發生火災,到時候往某某方向避難,可與一個考生一起逃出去。

這條材料是靈異趣聞,應該是可以利用的材料。但既然是屬於奇談,它記載的史事至少要是正確的,王瓊是成化庚子科(1480)鄉舉,至成化甲辰科(1484)進士。可是查1484年的會試考場並沒有失火呀。

目前只知道一次失火紀錄,是天順七年(1463)會試考場發生火災,由於大門被反鎖,造成九十幾個考生被活活燒死,逃出來的也是傷痕累累。於是英宗贈死者進士出身,並親自寫了祭文,又在北京朝陽門外面修了六個墳塚,題為「天下英才之墓」,紀念那些還沒在朝中一展長就逝去的生命。至於大難不死的人,改到八月再補考一次。

天順七年會試失火材料我看《寓圃雜記》、《萬曆野獲編》、《實錄》都有提到。[2]天順七年時,王瓊才四歲,自然不可能應考,那要怎麼用《原李耳載》這條材料還真傷腦筋,完全當作妄言不用又有點可惜。搞錯火災時間的還有另一則故事,弘治年間擔任禮部尚書的劉健(1433-1526)有一個「七死不死」的傳說,其中一個便是會試場中失火不死,但劉健分明是天順四年(1460)進士,並沒有經歷這場火災。[3]



[1] [明]李中馥撰;凌毅點校,《原李耳載》(北京:中華書局,1987),卷上,〈會場失火〉,頁135-136

[2] [明]王錡撰;張信德點校,《寓圃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春闈失火〉,卷4,頁74-75,王錡誤作天順四年,據《明史》、《明實錄》改。併見[清]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明史‧選舉志二》,卷70,頁1706。修塚事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明實錄‧孝宗》,卷210,〈弘治十七年潠閏四月乙亥條〉,頁3906

[3]  [明]郎瑛,《七修類稿》(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卷45,〈劉太師〉,頁477。劉健宦途參[清]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明史‧劉健傳》,卷181,頁48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kplaymayday 的頭像
    okplaymayday

    漫遊於歷史與現代之間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