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先提供書訊,指出《困厄中的帝國:元明史》是卜正民主編《中華帝國史》中的第五卷。其次簡述十六世紀以來西方學者對中國社會的看法,包括啟蒙時期西方對中國片面的高評價,及後來的「停滯論」(Hegel)、「衝擊─回應」模式(Fairbank)、「近代中國論」(William Rowe)、「中國中心論」(Franck)等,顯示西方對中國的認識正逐步深化。

接著進入本書的評介,卜正民認為十六世紀的中國已成為南洋貿易中心,是世界經濟的核心。既然如此,元、明兩朝的專制體制是否會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卜正民透過分析胡惟庸案、靖難之役、土木之變、大禮議、爭國本等五個大事件認為明代的皇權確實有意地想要擺脫束縛。而元、明政府也在經濟發展中扮演主導的角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一、明政府的稅收從實物轉向貨幣,推動了農業商品化;二、國家的基礎建設和政策有利於資本累積,如大運河的維護在物資交流上有積極的作用,形成大量的市鎮和衛星城鎮。另外,政府透過給予食鹽、貴金屬壟斷經營,以及發展官窯、江南絲織工業、儲存糧食等政策來掌控市場;三、將勞役、穀物、田賦折銀,政府是白銀貨幣化的推動者,又碰上拉丁美洲白銀的輸入,使明朝很快地融入世界的貿易體系中。

        另一方面,朝貢體制在明朝也逐漸鬆動,明朝最終在隆慶元年(1567)解除海禁,西方各國順利地建立貿易網絡,將南洋、印度洋、大西洋聯繫在一塊兒。這樣的貿易體系能夠維持,也賴於明朝,因明朝一則有著充沛的貨源輸出,一則禁止外國進入國內市場,在貿易上取得優勢,直到了明朝滅亡,這樣全球化的趨勢才趨緩。

        文中分析卜正民的寫作有四點特色:一、將環境史研究方法融入書中,以地方志、實錄等材料提供的災害紀錄與小冰河時期氣候比對,認為氣候是元、明社會中重要的因素,甚至是明朝滅亡的原因。二、在體例上,將元朝與明朝放在一起討論,而非以時代作為斷限,這樣的考量與氣候的因素有關,此期正好與小冰河時期的階段相符,卜正民以氣候為出發點,再考慮當時的政策、社會現象變化。三、流暢的敘事一向是卜正民的強項,卜正民擅長以小見大,透過一則細微的線索考察歷史的脈絡,此在其早先出版《維梅爾的帽子》一書中已可窺知。四、除了傳統史家常運用的筆記、文集、方志等材料,卜正民還運用視覺化的史料,包括地圖、畫卷等材料進行分析,這些特色都讓讀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最後,作者點出本書的不足之處,包括存在一些史實上的錯誤,此係因引用了錯誤的史實之故。而受限於元朝材料不足,本書內容安排比例不均,絕大部分是描繪明朝,使讀者難以掌握元代的情況,恐會形成元、明間變化不大的錯覺。且本書在地理上也著重在江南地區,對於其他地方則較少著墨。

摘自:包詩卿,〈卜正民《困厄中的帝國:元明史》介評〉,《明史研究論叢》,第10(北京:北京故宮出版社,2012),頁305-3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