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問題的所在
香港腳是腳部長期處於濕熱的環境中,由於黴菌的滋長與繁殖而產生,《中華百科全書》解釋道:「香港腳的學名是汗泡白癬或足蹠白癬,屬於皮膚科,常發生在手掌、腳底,及指、趾間或其側緣。[1]」而後依其臨床症狀,羅列四型症狀。然而《中華百科全書》並沒有解釋香港腳為何被冠上「香港」之名,再查詢相關的百科全書,發現多未將香港腳這個俗名收入,其資訊被收入在「癬」 (皮膚癬菌,Dermatophytosis)[2]、「足癬」的條目中。香港腳在英文中俗稱「運動員腳」(Athlete's foot),係因運動員的腳部在悶濕不通風的環境下得病而命名,可看出名稱與病徵的關連性。反觀香港腳一詞,實在難與病徵作連結,只能大略猜測發病或流傳的地點應在香港。
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在《哥倫布大交換》一書中在闡述梅毒(Syphilis)起源時,曾指出該病有各式各樣的名稱,其名稱的意涵都意味著該病是從外邦傳入,寫道:「法蘭西人稱它為那不勒斯症;英格蘭人則稱它為法國佬病、波爾多病、或西班牙佬病;波蘭人稱它為日耳曼症;俄羅斯人稱它波蘭佬病……(後略)。[3]」香港腳也有類似的記載,曾在香港大學任教的陳君葆(1898-1982)在1944年8月3日的日記中寫道,他不愛穿塑膠鞋,因為曾有穿幾天就得香港腳的經驗,接著提到香港腳的名稱起源,略云:「上海人稱之為香港腳,香港人原稱之為『星加坡腳』,星洲人卻稱之為曼尼剌腳,曼尼剌人稱之為甚麼,我可沒細考查。[4]」由這段記載可得知一個訊息,即香港腳似乎是來自於域外,難道在中國歷史上就沒有香港腳嗎?假使有,那香港腳的病徵與治癒方法為何?即是本文要探討的。
在探查古籍之前,首先要釐清「腳氣」一詞,於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擔任研究員的廖育群(1953-)在〈關於中國古代的腳氣病及其歷史的研究〉文中提及中國民眾乃至於醫務工作者對於「腳氣病」(beriberi)的認識,略云:
如果你在中國民眾作一個小小的調查,問問他們是否知道腳氣病,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毫不遲疑地回答:「知道」。但他們的理解又幾乎毫無例外地是就「腳癬」(俗稱「香港腳」)而言。這種情況並非僅僅存在於一般民眾之間,日本醫史學家真柳誠曾授我一在中國藥店購得的「腳氣水」,其上竟赫然寫著「beriberi」(腳氣的英文名)。足見醫務工作者亦對此病不甚了解。即便是年邁的醫史專家,如果沒有刻意研究過腳氣的歷史,亦難免會有同樣的誤解。……當代的中國百姓不論其年紀有多大,卻基本都不知腳氣為何病。此與日本老人對於腳氣病的了解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照。[5]
腳氣病是一種因缺乏維生素B1引起的疾病,會導致下肢麻木疼痛、水腫,嚴重時甚至會死亡,與香港腳是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前段引文中顯示,對於腳氣的解釋存在著兩種意見:其一為大眾的認知,即將腳氣與腳氣病當作香港腳,而不知腳氣病實為何病;另一說法則為專家的認知,係將腳氣視作腳氣病,而非香港腳。
任職於香港城市大學的范家偉(1968-)在〈東晉至宋代腳氣病之探討〉一文中的基礎論點亦將古籍中的腳氣視為腳氣病。[6]為何大眾會有將腳氣當作香港腳的情況呢?是否在病徵的描寫,或者是其他方面上,兩病有相似之處呢?甚至腳氣是否存在著確實為香港腳的可能?是探查中國古代的香港腳前先要解決的問題。
貳、腳氣與香港腳的混淆
要解釋腳氣與香港腳詞意的混淆,首先要對腳氣的本義作辯證,晉代葛洪(281-363)在《肘後備急方》提到的腳氣是比較早的記載,內容提到了腳氣最初發生的地點在嶺南,後來轉至江東,並詳述病徵是初患無感,而後漸覺麻木,慢慢由腳部向上擴散,略云:
脚氣之病,先起嶺南,稍來江東。得之無漸,或微覺疼痹,或兩脛小滿,或行起忽弱,或小腹不仁,或時冷時熱,皆其候也。不即治,轉上入腹,便發氣,則殺人。[7]
值得注意的是,腳氣在這裡的記載具有移動性,如果沒有傳染性,那唯一的可能就是地區風俗的改變而導致,例如晉室南度,隨俗地開始以米飯為主食,由於白米中的維生素B1較少,所以飲食習慣的改變造成腳氣病的發生。唐代孫思邈(581?-682)在《備急千金要方》中亦云:「諸經方往往有脚弱之論,而古人少有此疾。自永嘉南度,衣纓士人,多有遭者。……近來,中國士大夫雖不涉江表,亦有居然而患之者。[8]」范家偉進而解釋道,北方人原先將栗脫穀後直接做飯,唐宋以後,由於南方的糧食北運,使得北方士大夫也開始食用白米,因此容易患上腳氣病。另一方面,唐宋以後,喝乳酪的習慣亦隨著南方普遍種茶作茗,轉而多飲茶茗,使北方士大夫維生素B1攝取更為不足。[9]
但飲食改變的說法仍有商榷之處,廖育群提出了幾點質疑,表示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說明南方人不再飲酒食肉,或者沒有食用蔬菜以補充維生素B1的攝取。再者,糧北南運改變北方飲食的說法顯然被放大,廖育群回憶個人的經驗,寫道:
樂於食米,不過是近一二十年發生在北方年輕一代身上的事。對於父輩年齡的北方人來說,「米飯吃不飽」(不習慣)乃是司空見慣的耳熟之語。而表1(案:不同階層民眾每日維生素B1輸入量表)的資料亦完全可以證實,事實上北方各地、各階層民眾的飲食皆不存在維生素B1 缺乏的問題。凡此種種,皆說明腳氣病在中國的流行,並沒有想像得那麼嚴重。
廖育群認為假使腳氣病廣泛地在中國出現,那民眾應該會對該病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腳氣本義的迷失正可證明此病不常見於近代社會中。因此不能如此簡單的就將古籍中出現的「腳氣」與現今的「腳氣病」劃上等號。廖育群援引日本學者山下政三與醫學史家廖溫仁(1893-1936)的看法,指出古籍中提到的腳氣在宋代以後就已有概念混淆的情況,可能是多種疾病的合體。並補充道,即使晉代記載中的腳氣與現今腳氣病的病徵極為類似,也不能完全認定就是維生素B1缺乏而引起的疾病,例如煉丹造成的重金屬中毒亦與腳氣病有相同之處。[10]
由此可知,古籍中出現的腳氣與現今的腳氣病雖有可能指得是同一種疾病,但也不能排除有其他疾病的可能。不過由以上的論述已幾乎可以確定腳氣指的根本不是香港腳,那為何會與香港腳產生混淆的情況?前段廖育群援引的其他學者的說法,提供了一個線索,即古代醫學著作的腳氣常混雜有其他疾病,至宋代以後腳氣包含的病徵愈來愈廣。意義擴大的結果,造成其本義的迷失,加上腳氣的若干誘發狀況、病徵與香港腳有類似的現象,使得腳氣與香港腳產生混淆,以下試分析其可能的混淆因素:
一、地理位置與環境的關聯,因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云:「脚氣之病,先起嶺南,稍來江東。」先將腳氣的發生地定型在中國南方,加上與北人南下患疾相輔,遂產生了潮濕的南方氣候與腳氣有關的說法,如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將環境得病原因歸咎於土地,略云:「江東、嶺南,土地卑下,易傷於人。初得此病,多從下上, 所以腳先屈弱,然後毒氣循經絡,漸入腑臟,腑臟受邪,氣便喘滿。以其病從腳起, 故名腳氣。[11]」此處僅略提地勢低窪,沒有提到濕氣,不過已隱含此意,如巢元方在第一卷的〈風濕候〉中即認為風濕為腳氣之因,略云:
風濕者,是風氣與濕氣共傷於人也。風者,八方之虛風;濕者,水濕之蒸 氣也。若地下濕,復少霜雪,其山水氣蒸,兼值暖,腲退人腠理開,便受風濕。其狀,令人懈惰,精神昏憒。若經久,亦令人四肢緩縱不隨,入臟則瘖瘂,口舌不收;或腳痹弱,變成腳氣。[12]
唐宋以後的描述更為直接,如宋代的婦產百科《衛生家寶產科備要》有一問即關於腳氣,問道:「產後熱悶,氣上轉為腳氣者何?」答曰:「產後血虛生熱,復因春夏取涼過多,地之蒸濕,因足履之,所以著而為腳氣之疾。」[13]又如金代李杲(1180-1251)在《東垣醫集》中亦認為腳氣是因水濕而起,寫道:「夫腳氣之疾,實水濕之所為也。蓋濕之害人皮肉筋脈,而屬於下。……南方地下水寒,其清濕之氣中於人,必自足始。[14]」可以見得唐宋以後的腳氣含意多與地面濕氣有關。
二、腳氣的病徵擴大,現今的腳氣病分有濕型(wet form) 與乾型(dry form)等若干病徵,古籍中也不乏有此區分者,宋代董汲於《腳氣治法總要》,略云:
腳氣之候,有輕有重,有乾有濕,有陰有陽,有實有虛。乾者,風毒在絡,肢腿膝或瘦或痛或孿或緩弱,不遂喘渴頭痛,大小便秘,或頑痺不仁。濕者,毒在經,腿腫,皮肉紫白,內自膿壞,大便或泄或秘,或為便癱,煩燥不欲飲食。[15]
腳氣顯然成為一種腳部疾病的概稱,網羅了各種不同的症狀,甚至在不同的書中會有相抵觸,或名同實異的現象,例如引文中關於腿腫的描述,在《資治通鑑》提到的一則史事亦有描述此狀。三國時期,公孫淵(?-238)降而復叛,孫權(182-252)盛怒,薛綜(?-243)上疏諫的內容提到:「加以鬱霧冥其上,鹹水蒸其下,善生流腫,轉相洿染,凡行海者,稀無此患,此不可三也。」胡省三的夾注補充道:「洿,烏故翻。流腫者,謂毒氣下流,足為之腫,古人謂之重膇,今人謂之腳氣。」[16]從《資治通鑑》文字的描述推斷,此處的流腫應該是缺乏維生素C所引起的「壞血病」(Scurvy),然而胡省三則將此病通稱為腳氣了。另外,宋代陸游(1125-1209)在記錄臨安商賈招牌對聯時,曾看到一副藥鋪為:「乾濕脚氣四時丸,偏正頭風一字散。[17]」可反映腳氣的病徵多樣化的情況。
三、醫者、藥商在錯誤的理解上附會,廖育群在論文中提到一則敦煌古醫籍考釋有疑義的例子。[18]此係《不知名醫方第四種》的〈療腳氣方〉,其全文為:「上取槐葉,置鐵火爐中,□著火候極熱,以醋一□人踏槐葉候冷,更澆醋□使一料十數度方效。」而馬繼興(1925-)主編的《敦煌古醫籍考釋》對此藥方的按語如下:
槐葉有解毒殺蟲,療癬治瘡之效,《日華子草本》槐葉:「治疥瘡及療腫。」醋有散瘀止血,殺蟲解毒之功,《別錄》:「消痛腫,散水氣,殺邪毒。」二藥合用治療腳氣,腳上生風毒瘡腫,共收消腫解毒,殺蟲止癢之效。[19]
解釋〈療腳氣方〉之人,即將腳氣當作香港腳,而取槐葉在療癬治瘡方面的功效。事實上,槐葉的消腫功能同樣重要,不只槐葉,槐枝、槐樹皮亦有此效,如明代李梴在《辨內外因》中略載:「有腳氣寒熱,足腫心煩,體痛垂死者,杉節湯。不食,加砂仁、青皮、木瓜, 外用桃、柳、桑、槐、楮五枝煎湯洗之,消腫住痛,先吃酒三五杯。[20]」收入在清代陳夢雷(1650-1741)《醫部全錄》的藥方則兼取治疥瘡及療腫二效,略云:「治腳氣上生風毒,瘡腫疼痛。蒺藜二兩;漏蘆、白蘞、槐白皮、五加皮、甘草各七錢半……(後略)[21]。」
此外,治療腳氣的藥物、藥水、藥方在市面上販售或流傳,這些藥物帶有中醫的性質,其療效是腳臭、腳汗、腳癢、手足癬等,在不同程度上,亦造成了腳氣本義的混淆。或者可理解為現今的腳氣定義已包括香港腳了,如有些「腳氣水」的成分有青黴素(Penicillin)、諾氟沙星(Norfloxacin)等抑制細菌的成分。
參、香港腳的記載
誠如文前所闡述的,中國古代的疾病名稱所包含的往往不是單一疾病,腳氣的若干描述其實與香港腳已有重疊之處,因此想要從古籍上找到真正的香港腳記載是有困難的,試從古籍中去尋找與香港腳相符的幾個特徵,將其比較對照,是比較可行的辦法。回顧《中華百科全書》對香港腳的四型臨床症狀描述如下:
第一型最常見於指或趾間,以小米大的小疱羣集或散發開始,且有紅斑和皮屑,因流汗浸軟而漸漸變為水疱。此病非常癢,常因搔抓而惡化,引起化膿或傳染至手指及指甲。第二型以小疱為主,皮屑較少且不限於趾或指間,手掌、腳底及其他皮膚縐摺處都可發生。第三型病程較久,尤其是腳底、手掌、指腹、趾底及腳掌兩側等處最常見。第四型則為以上三型的混合,且常有濕疹樣變化,發炎現象明顯,常無法行走。[22]
依此可以掌握香港腳的二個特色,就是「疱瘡」以及「癢」。明代陳實功(1555-1636)在《外科正宗》內有一個名為「臭田螺」的疾病,完全包含了這兩「疱瘡」與「癢」兩個特色,略云:
臭田螺,乃足陽明胃經濕火攻注而成。此患多生足指腳丫,隨起白斑作爛,先癢後痛,破流臭水,形似螺靨,甚者腳面俱腫,惡寒發熱,先宜甘草湯洗淨,貼蟾酥餅,三日三枚;後用珍珠散,猪脊髓調搽,膏蓋;焮腫上真君妙貼散敷之,其腫漸消。戒步履。[23]
雖然得病方式不同,但起斑,先養後痛,乃至水疱,皆與香港腳的症狀一致,而其治療方法則從得病原因與症狀各各擊破,用蟾酥餅滅火解熱、珍珠散收濕斂瘡、真君妙貼散治療惡瘡與消腫。此外,臭田螺「臭」的症狀是因臭水而起。至於香港腳會不會臭?《中華百科全書》並沒有提及,可能是因人而異,一般認為腳臭的原因是汗液的含的乳酸及尿素與細菌繁殖、分解有關,並不是香港腳本身的因素。
若找尋患疾方式較相近的,則有一種病介乎於腳氣與臭田螺間的疾病。「腳濕氣」因濕氣而得病,亦會產生發癢、水疱的情形,陳夢雷在《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內提到「捷應散」專門治癒此症:「治腳濕氣成瘡癢不可當,爬之流黃水。[24]」除此之外,部分的腳氣記載也兼有發癢的情況,但不多見,對於病徵的描寫也不全面,以致於難以判斷。明代周定王朱橚(1361-1425)主持編纂的《普濟方》有一條記載風濕腳氣的史料寫道:「風濕腳氣,腿膝無力,或腫或疼,不能舉步。兩腳生瘡,膿血浸漬,癢痛無時。愈而又發。[25]」由於前後文兼有腳氣與香港腳的病徵,是其他風濕腳氣所未見的,存在著同時罹患二病而被整合為一的可能性。
肆、餘論
陳君葆雖長期居住在香港,但對於香港腳的認識卻未必全面,關於香港腳名稱的流傳眾說紛紜,至少有三種版本,如「香港人得病說」是指傳教士發現香港人的腳多患此疾;「英國人得病說」是指香港割讓與英國後,英國士兵駐軍於香港而得此病;「上海人得病說」是指是上海人為避中日戰爭,南遷至香港時得病。不過這些說法目前仍皆找不到直接的文獻根據,一些醫療書籍略談到香港腳之由來,大概亦是摘錄以上三種流傳的版本而已,我甚至懷疑「上海人得病說」是根據《陳君葆日記》附會而成的。
在探討腳氣與香港腳的關係、香港腳在中國歷史上的記載之後,本文最後要對香港腳一詞產生後,其所代表的疾病提出一個疑問,即香港腳等於足癬嗎?香港腳在現今已經被定義為足癬,但在1930-1940年代,香港腳已經有如此明確的定義了嗎?此可從病患不同的感受中看到差異,如林語堂(1895-1976)在〈再談螺絲釘〉這篇散文中假借他人之口,描寫了香港腳的感受,略云:
原來世上最快樂之事莫過於搔癢。此道理唯聖人能知之。以前我有過「香港腳」(HongKong foot)足趾癢得難過,晚上倒一盆熱水燙腳丫,此中樂境不足為外人道也。那個適意真可以叫你銷魂,叫爹叫娘起來。可惜現在腳病也好了,有時想再享這種艷福而不可得之矣。[26]
雖然沒有資料顯示林語堂曾有香港腳之疾,但從這段描述可知道,此所指的香港腳是足癬,與陳君葆所言的香港腳是一致的。另一則例子則有相反的感受,此是中央研究院院士魏火曜(1908-1995)的口述訪談,他回憶臺大醫學院各系所時,談到了微生物研究所,說道:「寄生蟲組主任則是黃文賢,他醫專畢業,戰時到過南洋,得了嚴重的香港腳,照過X光,後來竟然因此得到皮膚癌,雖然鋸掉雙腿,仍然死於癌症。[27]」從現今的角度來看,香港腳會導致皮膚癌是難以置信的,黃文賢致命的原因是否係香港腳,由於描述過於簡略,不容易判斷。但如果是在1930-1940年代,香港腳所包含的意涵可能更廣。
伍、徵引書目
一、 史料
- 1. ﹝晉﹞葛洪,《肘後備急方》,長沙:岳麓書社,1994。
- 2. ﹝隋﹞巢元方撰;丁光迪主編;倪和憲副主編,《諸病源候論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
- 3.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臺北:中國醫藥研究所,1990。
- 4. ﹝唐﹞不著撰人,〈不知名醫方第四種〉,收入馬繼興主編,《敦煌古醫籍考釋》,江西: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 5.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小組校點,《資治通鑑‧魏紀》,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 6. ﹝宋﹞朱端章編,《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北京:中華書局,1985。
- 7. ﹝金﹞李杲,《東垣醫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
- 8. ﹝明﹞朱橚等編,《普濟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
- 9. ﹝清﹞丁傳靖輯,《宋人軼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1。
- 10. ﹝清﹞陳夢雷等編,《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點校本)》,北京:人民衛生初版社,1991。
二、 書籍
- 1. 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著,鄭明萱譯,《哥倫布大交換》,臺北:貓頭鷹出版,2010。
- 2. 林語堂原著;何須忍編,《語堂幽默文選》,上海:萬象書屋,1937。
- 3. 張其昀主編,《中華百科全書》,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81。
- 4. 陳君葆原著,謝榮滾主編,《陳君葆日記》,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
- 5. 熊秉真、江東亮訪問;麗榕鄭記錄,《魏火曜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1990。
- 6. 劉棠瑞主編,《中山自然科學大辭典第八冊:植物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
三、 期刊
- 1. 范家偉,〈東晉至宋代腳氣病之探討〉,《新史學》,6:3(臺北,1995年3月)。
- 2. 廖育群,〈關於中國古代的腳氣病及其歷史的研究〉,《自然科學研究》,19:3(北京,2000年),頁206-221。後收入林富士主編,《疾病的歷史》,臺北:聯經出版,2011。
[1]張其昀主編,《中華百科全書》(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81),第5卷,頁2682。
[2]劉棠瑞主編,《中山自然科學大辭典第八冊:植物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頁443。
[3]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著,鄭明萱譯,《哥倫布大交換》(臺北:貓頭鷹出版,2010),頁143。
[4]陳君葆原著,謝榮滾主編,《陳君葆日記(下)》(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頁700。
[5]廖育群,〈關於中國古代的腳氣病及其歷史的研究〉,《自然科學研究》,19:3(北京,2000年),頁207-208。
[6]范家偉,〈東晉至宋代腳氣病之探討〉,《新史學》,6:3(臺北,1995年3月),頁155-177。
[7]﹝晉﹞葛洪,《肘後備急方》(長沙:岳麓書社,1994),卷3,頁54。
[8]﹝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臺北:中國醫藥研究所,1990),卷7,138。
[9]范家偉,〈東晉至宋代腳氣病之探討〉,頁167-169。
[10]廖育群,〈關於中國古代的腳氣病及其歷史的研究〉,頁209-210,212-213。
[11]﹝隋﹞巢元方撰;丁光迪主編;倪和憲副主編,《諸病源候論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卷13,頁416。
[12]﹝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校注》,卷1,頁29-30。
[13]﹝宋﹞朱端章編,《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北京:中華書局,1985),卷4,頁45。
[14]﹝金﹞李杲,《東垣醫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頁304-305。
[15]﹝宋﹞董汲,《腳氣治法總要》,轉引自范家偉,〈東晉至宋代腳氣病之探討〉,頁164。
[16]﹝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小組校點,《資治通鑑‧魏紀》(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卷72,頁2286-2288。此事原出於﹝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卷38,頁1253。
[17]﹝宋﹞陸游,《老學庵筆記》,轉引自﹝清﹞丁傳靖輯,《宋人軼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1),卷20,頁1095。
[18]廖育群,〈關於中國古代的腳氣病及其歷史的研究〉,頁207。
[19]﹝唐﹞不著撰人,〈不知名醫方第四種〉,馬繼興主編,《敦煌古醫籍考釋》(江西: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頁218。
[20]﹝明﹞李梴,《辨內外因》,收入﹝清﹞陳夢雷等編,《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點校本)》(北京:人民衛生初版社,1991),卷190,頁786。
[21]﹝清﹞陳夢雷等編,《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點校本)》,卷195,頁879。
[22]張其昀主編,《中華百科全書》,第5卷,頁2682。
[23]﹝明﹞陳實功,《外科正宗》,收入﹝清﹞陳夢雷等編,《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點校本)》,卷191,頁817。
[24]﹝清﹞陳夢雷等編,《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點校本)》,卷196,頁911。
[25]﹝明﹞朱橚等編,《普濟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卷88,頁24。
[26]林語堂,〈再談螺絲釘〉,原載於《宇宙風》,4(上海,1935年11月),後收入何須忍編,《語堂幽默文選》(上海:萬象書屋,1937),頁57。
[27]熊秉真、江東亮訪問;麗榕鄭記錄,《魏火曜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1990 ),頁6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