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節內容將魏、趙、楚、韓、齊、秦六國的變法改革做一個完整的介紹。

1.魏國李悝的變法主要有三個面向,其一為「盡地利之教」,教導農民同時播種不同的作物,以避免作物發生災害時造成難以補救的窘境,同時也督促農民努力耕耘、除草,成熟時盡快收成以降低風雨造成的損失,他相信如此實施田租必能豐收,國家亦能富強。其二為平糴法,穀賤則農損,糧貴則民傷,李悝認為如此將不利國家的統治,故應該平穩糧價的價格波動,於是他將糧物分成上、中、下等級,好年時政府糴進,壞年時糶出,後代的均輸法即承此而來。其三則為法經,李悝作法經成了中國第一步比較有系統的法典,分盜、賊、囚、捕、雜、具六篇,後商鞅即由此借鏡。

2.趙國的公仲連推薦了牛畜、荀欣、徐越等三人,烈侯遂起用牛畜為「師」負責教化;起用荀欣為「中尉」指揮作戰及選拔官吏;起用徐越為「內史」徵收田租及考核諸臣,而三人各不同道,因此趙國可謂儒法並進。

3.楚國的吳起一眼就看出楚國積弱不振之因在貴族不事生產,徒然消耗米糧,於是把剝奪貴族的餘財以充軍需並裁撤冗官,再把貴族徙至荒涼的地區,這僅是吳起變法的第一步,接下來他開始整肅官場,禁止縱橫家遊說、亦禁止登門官說、他主張為官要因公而忘私,為國家做事要擺脫個人外在的毀譽。

4.韓國的申不害屬法家中的「術」派,他主張君主要能夠一權獨攬,專制統治,然後透過「法」鞏固國家對百姓的箝制。而「術」就是任用、考核臣下的辦法,這其中有包含了一些心理學的猜疑,他要君王不要暴露出心理的慾望,假裝什麼都看不見、聽不到,讓臣下無法猜測君主的想法,透過看不到、聽不見其實就什麼都看得見、聽得到了。

5.齊國因有「稷下學宮」的良策,招來了不少優秀的學者,帶頭的大哥就是鄒忌,由於他的進說,讓齊威王能接受百官的勸諫,對於政治的改革有莫大的幫助。

6.秦國的衛鞅變法分作兩階段,第一階段在政治上先公布法律,實行連坐法並主張用重法,使民不敢心存僥倖。在軍治上頒布二十等爵制,獎勵軍功,使將士能盡力殺敵。在農治上採重農抑商的策略,並獎勵耕織和墾荒。第二階段廢除井田制度開阡陌封疆、推行縣治把政權的權力又向下延伸、遷都洛陽讓國力能向東發展、統一度量衡讓容器有標準的規格、按戶口徵收軍賦,並要求男子成年就要分家立戶。

    仔細觀察每一個變法或改革不難發現,其中有很多相似之處,民如富則國必強,故改革家大多從經濟著手,再有則是皆加強君主的權力,鞏固其政權。其中尚有很多方法,放在今天也非常適用,俗諺有云:「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李悝「必雜五種,以備災害」即為今日的分散風險原則。另外齊國會富強除了諸多稷下先生外,我想齊威王實也是個可塑之君,有了鄒忌的進說,他便能有雅量納人勸諫,這樣的君主在歷史上並不多見。其他像是度量衡的統一原先以為是始皇帝時才推行,其實不然,原來在秦孝公時商鞅就已經開始。

    最後,還有幾點頗為玩味的地方。先談變法主導者的下場,吳起變法招惹了不少達官貴人,貴族與道家反彈尤最,楚悼王死後大家便群起而攻之,商鞅亦同,作法自斃受車裂之行而死。縱觀之,自古以來變法改革的主導者都沒什麼好下場,後有王莽、王安石、張居正、譚嗣同皆是如此。

    再談儒家和法家,申不害的「治不逾官」在形式上與孔夫子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頗為相似,但在精神上就差遠了,儒家強調的是禮的名分,法家講則怕臣下篡位奪權;另外儒家理想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實現的時候並非大同世界而是商鞅的厲法,豈不諷刺。

    摘自:楊寬,〈戰國前期各諸侯國的變法改革〉,《戰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