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明代蔭襲的規範,最早見於《太祖實錄》,後來《大明會典》也將此抄錄進去。但是具體的規定只提到蔭官的職位與品秩,如正一品官子蔭五品等等。蔭官以後能不能考科舉,則沒有說,也沒看到學者有討論過。

《萬曆野獲編》紀載一則故事,首輔沈一貫(1531-1615)勸告他聰明的長子沈泰鴻道:「你為何不授蔭為中書舍人呢?屆時成為國子監生參加順天鄉試,不是好過參加競爭激烈的浙江鄉試嗎?」沈泰鴻接受了父親的建議,沒想到沈一貫竟題請將兒子蔭為尚寶司丞,從此沈氏父子反目成仇,再也不見面。

尚寶司丞為正六品,比中書舍人的從七品高了好幾個檔次。《萬曆野獲編》另一篇則紀載蔭官的升遷,提到:「中書考滿十二年,始陞三級為主事,又九年為尚寶卿,俱仍管中書事。即加至四品三品,不出局約略與璽卿等。」意即中書舍人拚了二十一年,才差不多是正五品的尚寶司卿。

沈泰鴻打的如意算盤是進入北京國子監後,順天鄉試有為國子監特開的「皿字卷」名額,便可較簡單的考中進士。而沈一貫目的則是為了斷絕沈泰鴻登進之路,免得像張居正一樣,兒子高中狀元、榜眼,反而招致批評。

如此看來,蔭官後應該是不能考科舉的,但蔭為「中書舍人」是例外,我在《皇明紀略》看到一條史料,或可作為旁證:「中書舍人許應會試,如弘治之屠徑是也。亦許應郷舉,如成化之吕㦂是也,教官登第者尤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