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jpg

    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的《拾穗》(Des glaneuses),繪於1857年,材料為油彩與帆布,尺寸為83.5 x 111 cm,目前藏於巴黎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米勒生於1814年的格雷維爾(Gréville),卒於1875的巴比松(Barbizon )。巴比松是巴黎近郊的一個小村落,許多喜愛繪畫鄉村風景畫家都聚集在此,人們將這些人稱作巴比松派(Barbizon school),米勒也屬於這一派,他的作品多以農民為題材,除了《拾穗》以外,其他如《晚禱》、《播種者》、《牧羊女與羊群》等,也都是描繪鄉間農夫或田園風景的作品。

    畫作用的是暖色系,畫中陽光自左邊灑下,天空的右邊顯得略暗,看得出來時間是在下午,一片金黃色的麥地與晴朗的天空相應顯得十分舒服,麥田的豐收使空氣中充滿歡欣且忙碌的氛圍。古希伯來人有一則規定,即在農場收穫後,不應該婉拒拾穗者,應讓貧困的人家自由拾取麥穗。故《拾穗》一方面是豐滿的收穫,一方面也是珍惜的象徵。麥田收割之後,三位農婦在撿拾著剩餘的麥穗。她們身著樸實的衣裙,應是一家人。右邊的婦人年紀略大,似乎彎不下腰,不過細心眼睛注視地下,深怕遺漏任何一根麥稈。中間的婦女最耐勞,手中有著最多的麥穗,最左邊女子頸上包覆著圍巾,彷彿害怕太陽將她曬黑,而她將左手放在背上,拾穗的動作變得優雅許多。特別的是畫中三位農婦的頭巾顏色都不相同,紅色與藍色頭巾色彩濃郁而沉穩,在金黃的麥田中顯得特別突出。仔細觀察會發現三位農婦的動作都不一樣,有點像動作的分解圖,產生出一種律動感。

    和《晚禱》、《牧羊女與羊群》最大的差異是畫中的主角皆在地平面下,這與彎下腰的動作相呼應,是一種謙卑,也是一種對大地的感念。若將遠方隆起的麥草堆和熙攘的人們與之相比較,農婦手上的麥稈更體現出她們的微不足道。

    《拾穗》經常出現在生活中,今天參觀歷史博物館,見到此畫之時心中有一種感動,那是一種溫馨。巴比松派以繪田園畫見長,但米勒繪的不僅是鄉村農閒的愜意生活,更是一種親切。站在《拾穗》前,彷彿就成為畫中的主角一般,能夠真切的感受到農婦的謙卑,還有收穫的歡愉,也許這就是米勒作品吸引人的魔力吧!

    參考資料:何政廣編,《愛與田園的畫家─米勒》(臺北:藝術家出版,199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