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人陳洪謨(1474-1555)在筆記裡寫到一句話:「弘治九年(1496)春天,我到京師參加會試,聽到有傳言說今年狀元仍然是蘇州人。[1]」他會這麼說,是因為前一科的狀元毛澄(1460-1523)為蘇州府崑山縣人,而和陳洪謨同科的狀元朱希周(1473-1557)也出身蘇州府崑山縣,甚至連當年的主考官王鏊(1450-1524)也是蘇州人,巧妙的地緣關係,難免讓人搬弄口舌。[2]

在陳洪謨有生之年,蘇州還會再出兩位狀元,難道蘇州人特別容易高中狀元嗎?似乎真有這麼一回事,蘇州自隋唐時代開科以來就常出狀元,明代出了八位狀元,至清代更出了二十八位,是全國之最。

清代初期有一位名為汪琬(1624-1691)官員在翰林院與同僚相聚,在場的官員紛紛自誇家鄉的土產,只有汪琬不發一語,因為蘇州是交流商品的市鎮,土產並不是特別出名,便有一位官員揶揄道:「蘇州是有名的地方,汪公您是蘇州人,怎麼不給我們講講蘇州的特產呢?」汪琬說:「蘇州的特產不多,只有兩種。」這麼一說,眾人反倒好奇了,便問是哪兩種?汪琬回答道:「第一是梨園子弟。」聽到這樣不入流的答案,在場的人無不拍手大笑,又問另一樣是什麼呢?沉默的汪琬才接著說:「狀元!」大家才知道被擺了一道,自討沒趣,一哄而散。[3]

汪琬機智的故事在文人群體中傳誦,清代中期的江蘇文人龔煒(1704-1769)就說:「我們蘇州府下轄七縣一州,開國以來的狀元,自順治十五年(1658)的孫承恩(1620-1659)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的張書勛已經有十六人,前人說狀元是蘇州土產,真的是有道理。[4]

蘇州人也往往以鄉里多狀元自誇,便有人酸溜溜地說道:「蘇州出狀元,猶如河間出太監,紹興出惰民,江西出剃頭師、句容出剔腳匠,物以類聚,沒有什麼好吃驚的。[5]」此處的太監是泛指宮中侍奉皇家的閹人,而惰民是一種備受歧視的賤民,剃頭師則是指清朝執行薙髮令後,四處招人剃頭的行當,至於剔腳匠是指專門修剪指甲、腳皮的匠人,這些都是因地緣關係興起的職業,且地位低賤,故意與狀元併為一談,頗有挖苦之意。



[1] [明]陳洪謨撰;盛冬鈴點校,《治世餘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下編卷2,頁46-47

[2]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卷18,〈敘文首尾〉,頁409

[3] [清]鈕琇撰;南炳文、傅貴久點校,《觚賸‧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卷4,〈蘇州土產〉,頁248

[4] [清]龔煒撰;錢炳寰整理,《巢林筆談‧續編》,卷下,〈蘇郡狀元〉,頁236

[5] [清]梁紹壬撰;莊葳點校,《兩般秋雨盦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卷1,〈蘇州狀元〉,頁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