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經濟史,查閱古籍中的數字有四點需要特別留意:

一、印刷與抄寫上的錯誤,數字的大寫大約在七世紀後才確立,且許多文獻中的數字仍用俗寫,因此需要仔細注意,如數字的一、二、三容易混淆,七和十的古體也十分相像,十和千的差別也只多了一撇。除了字體上的分辨外,也可以透過常理,以及前後文推斷是否漏了數字,或由其他文獻互相印證。

二、虛數和實數上的不同,有時候文獻中的數字並不是真實的,例如常用三、九、千金等字詞形容眾多。相對的,有些看似虛數的形容詞反而是實數,例如太半、少半現今是指過多或過少,在漢代以前是實際指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的數量。

三、實數的數字不可靠,人口與耕地的面積官方文書記載的數字是實數,但卻不符合真實情況,往往是以多報少。相反的,戰爭中殺敵、俘虜的數字,軍官為誇耀軍功或是迎合皇帝,故意多報。

四、量詞的意義在各地不同,官方的度量衡只是作為一種象徵,各地仍保持舊有的單位,例如尺有大尺、小尺,斗有大斗、小斗,何炳棣已從《清實錄》揭示土地折畝的實例,因此同樣的單位可能不等於同樣的數量。

摘自:楊聯陞著;陳國棟譯,〈中國經濟史上的數詞與量詞〉,收入氏著,《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198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