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宦官的知識化有兩條途徑:一為儒士自宮或被強行閹割入宮;二為宮中的內書堂對內使的教育。明初比較多儒士自宮入宮,有落第文人入宮謀生,也有受皇帝喜愛而被閹割入宮的例子,甚有考績不佳的教官被強閹入宮教導女官。不過,當內使教育成形後,就較少有強行閹割之事,可見兩條途徑有漸進的關係。

祖制規定宦官不許讀書識字,但內使教育又是洪武潮開始,明太祖一方面禁止宦官干政,一方面又不斷派遣宦官出使、觀軍,所以不得不對內使進行「書算」教育,只限於基本識字。宣德年間,內閣開始擬票,內監也開始代皇帝批紅,內書堂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成立,宦官的素質也在此時提升。

內書堂的內使來源大致上有四種:一、戰爭擄掠來的少數民族幼童;二、外國進貢的被閹幼童;三、籍沒幼童;四、北直隸地區民家自願閹割送宮的幼童。內書堂的教育約三年左右,由翰林院負責,以編修、檢討、修撰、侍講、侍讀為教習,一般每輪四人,師資甚較國子監還優秀。內書教育起初為啟蒙讀物,進階為四書等「舉業」,與一般官學私塾相同,但內書堂還教導三門重要的課程,分別為:一、《內令》,即開朝以來皇帝對宦官的戒諭;二、《忠鑑錄》與《貂璫史鑑》,收錄歷代忠良宦官的楷模事跡;三、判仿,即訓練奏章判答與票擬批紅。內書堂教育結束後,內使一般多撥發到個內府衙門充當「寫字」,此後可往上升遷為「掌司」、「典簿」、「僉書」,如果受到照管太監賞賜,甚可能被選為東宮伴讀,擠身顯要。內書堂教育可說是宦官的「讀書正途」,比起自宮儒士、宮中自學的宦官而言,生活順遂的多。

宦官的知識化也加速宣德後宦官參政情況,使明朝中央集權政治制度轉為文官與宦官交織的雙軌制。雙軌的制度固然造成兩個集團的派系鬥爭,但內書堂出身的宦官因為受到儒家道德教育,又與翰林官有師生之誼,故與士大夫關係較密切。反觀自宮儒士,在入宮前嚐盡世態炎涼,入宮後又備受歧視,一旦在內廷掌權,容易弄權報復。

總而言之,宦官知識化與宦官擠身顯要,客觀條件上,確實提供給官場失意或是窮家弟子在科舉、從軍之外,另一條出仕之路。最後,作者指出一條隱藏在文官集團與宦官集團勢力消長的線索,科舉出身的文人多為南方人,而宦官則是以北方人為主,宦官集團勢力的成長,也有皇權企圖平衡南北文化的隱性因素。

摘自:方志遠,〈明代宦官的知識化問題〉,收入《明清中央集權與地域經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頁109-132

arrow
arrow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