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出全國性市場的形成,是判別「近代」的明顯特徵,在非西方地區,資本主義多為西方殖民者所帶入,因此印度等殖民地的全國性市場,可說是西方殖民主義的副產品。而15001840年,中國經濟有很大的發展,國內的生產總值占世界的四分至一到三分之一間,王國斌亦認為明清中國和早期歐洲經濟成長的動力相同,都是來自地區專業化和勞動分工,這兩項因素皆要在一個整合性市場中能運作。那麼中國是否在鴉片戰爭前已形成全國性市場呢?反對者認為1840年前中國仍維持封建社會的型態,商品經濟只侷限在區域性的農副產品交換,支持者認為明清時期的中國國內長途貿易發展快速,將各主要經濟區聯繫在一塊,故1840年早已形成全國性市場。

        作者考察1500年至1840年間,中國全國性市場形成的基礎,包括五點:一、貿易的政治環境改善。明代中後期國內極少有貿易障礙,清代時期內地與邊疆的限制亦逐漸減弱,且國家鮮少干預國內貿易,反而鼓勵糧食等必需品的長途貿易。各地雖保有各自特色的度量衡,但為徵稅等財政活動推行的統一度量衡制度在全國普遍通用,方便商業交易時轉換,趨向白銀化的貨幣,亦有助商業貿易;二、交通運輸的發展。包括水運系統的進步,內河航運網絡涵蓋中國多數的經濟區域,而陸運商道至十九世紀初以連結中國多數重要城市,甚至達蒙古、新疆、青海等邊疆地區;三、地區專業化與勞動分工的發展。十九世紀以前中國已形成東部發達地帶、中部發展地帶、西部待開地帶,東部向中、西部輸入原料,並提供成品、技術、資金進行交換,形成一個以長江三角洲為核心的金融貿易中心,而其他地區成為其商業腹地;四、商人集團與商人資本的增長。十六世紀起,出現以地緣樞紐建立的商人集團,其商業網絡幾乎涵蓋全國,且商業資本加速集中在大商人手中,清代較明代又更為明顯;五、農村商業化與工業化。許多農戶改種植經濟作物,並透過市場交換糧食、棉布,農業從家庭自給轉變為過度工、商業化。

        有了上述的基礎後,中國全國性市場才得以成形,然而全國性市場必須能夠大規模自由地流通商品、勞動、資金、訊息,以下作者就對這四個部分的增長做討論。商品流動方面,十六世紀前,除奢侈品、鹽、鐵外,糧食與布疋大多限於地方市場,但15001840年間,中國的跨地區貿易增長迅速,長途貿易量占全國貿易的2030%,主要有糧食、棉花、棉布、生絲、絲織品、鹽、茶等七大商品。勞動方面,十六世紀前的移民主要是政治性與強制性,十七世紀後,經濟性移民成為主流,國家亦支持人口向經濟較落後的中、西部移民,使勞力得以向中國其他地區流動。資金方面,十八世紀以前,商人須攜帶大量現款到各地採購,至十八世紀後,出現了帳局、錢莊、票號等金融機構,晉商更建立全國金融網絡,每年都有數千萬兩銀在其網絡中兌現,資金流動變得容易。訊息方面,晉商的大型商號實行聯號制,在各重要城市設立分號,彼此間交換訊息,掌握市場動向,而徽商則透過宗族樞紐,在族人聚會、祭祀活動交換各地情報。

        作者認為中國自行形成全國性市場,但作者認為中國並非閉關自守,自鴉片戰爭後才被迫向世界開放。在15001840年間,中國也是國際貿易的一環,西方亦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尤其西方列強並未真正承認與中國的朝貢關係,其試圖挑戰中國在東亞世界的權威,並佔據東亞若干與中國貿易,成為中國商人的競爭對手。在十七世紀,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國購買中國的生絲數量已超過日本,中西貿易比起中國與鄰國的貿易更快速地增長,中國輸出紡織品、生絲、茶、瓷器,輸入銅、白銀、鴉片。西方在中國全國性市場起了部分作用,最重要的就是白銀的流入,增加了中國市場的供應量,但是鴉片戰爭後,西方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經濟制度,以及中國白銀外流,反而造成中國全國性市場的瓦解。

        摘自:李伯重,〈中國全國市場的形成:1500-1840年〉,《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44(北京,1999),頁48-54

arrow
arrow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