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月的〈商稅與晚明的商業發展〉一文[1],旨在從商稅制度的演變觀察晚明的貨幣經濟發展,並探討宦官介入榷稅,對晚明商業的影響。文中首先介紹古代關稅有「關征」、「市征」兩大形式,在安史之亂後,中央統治力不如前,對通過關津的關稅漸趨重要,而商鋪課徵的營業稅退居為次要。元代的商稅分別有常制的正課、常制外的額外課,以及對商船課徵的船料稅三種,其中額外稅名目繁多。吳元年四月,朱元璋下令改應天府的官店為宣課司,府州縣官店為通課司,作為明朝政府徵收商稅的機構。明初由兵馬指揮司監管京城內外的城鎮市場,管理項目包括校勘市斛、稽查物價,而各省則設稅課司,州縣設稅課局,至洪武十三年裁併全國為四百餘所。

明初休養生息,在商業上採取輕稅措施,稅率三十取一,但對於貨物的品物則無規定,導致稅吏往往任意徵稅,至洪武十三年才規定「軍民嫁娶喪祭之物,舟車絲布」不徵稅,永樂初年再補充「自織布帛、農器、食品及買既稅之物,車船運己貨物,魚蔬雜果非市販者」俱免徵。明初南北兩京設有「塌房」專供貯藏貨物,其既是官營貨棧,亦是徵稅機構,客商需繳納貨物稅,此外還要繳納貯存貨品的「塌房錢」,以及「免牙錢」(實際上就是官方徵收的牙錢),三稅合計後,實際稅率為十取一(三十取三),但其中只有貨物稅是由宣課司徵收,餘二稅由貨物看守人收用。

接著介紹明代的商稅,除貨物稅外,尚有四種不同性質的商稅:一、抽分,洪武時期在南京的龍江與大勝港設竹木抽分局,永樂時期再於北京附近增設通州白河、蘆溝、通積、廣積五局,對竹木商人課徵的商品稅,商人須繳納竹木實物,惟抽取標準不一,從五抽一至三十抽一皆有;二、河泊,明初設有三百二十個河泊所負責魚鮮的課稅,其中多在黃河以南,並集中在湖廣地區,黃河以北僅有河北鹽山縣,宣德以後陸續裁撤;三、肆市門攤,洪熙元年始對市鎮店鋪門攤課稅;四、船料,洪武、永樂時期在兩京間運河沿岸重鎮設「鈔關」,中央派遣御史與戶部主事在鈔關監收,負責徵向商人裝載貨物的舟船課通過稅,稅額依貨量與路程而不同。

明代各府州縣稅課司官員稱大使、副使,下有攢典、巡欄,負責實際徵收事務。明初大使、副使多為儒士擔任,永樂以後,因為官僚家人經商者漸多,故增派監察御史監收商稅,弘治以後又派戶部主事在重要的稅課司監收。而攢典係由地方胥吏擔任,至於巡欄本為均徭役,揀選殷實舖戶擔任,抽取少部分商稅作為薪俸,其與糧長制度類似,皆意在民收民解,免胥吏侵吞之害,正德以後,應役巡欄不堪賠累,才改編制在稅課司局內,由局內胥吏擔任。

明中葉以後,商稅制度出現兩個重大變化,其一是不再徵收實物,逐步改為徵銀;其二是宦官漸為各地監收商稅的主管,並介入地方商政,成為晚明奇特的現象,以下就此二點觀察其對晚明商業的影響。

明初主要貨幣為銅錢、紙鈔,禁止金銀交易。不過商稅課徵米、布等實物在明初十分常見。且鈔法不當,民間重錢輕鈔,雖在宣德、正統時期屢有疏通寶鈔的政策,惟效果不彰,寶鈔持續貶值,讓官府受到巨大的損失,漸改為徵銀,此亦與明代貨幣經濟發展有密切關係,因正統元年(1436)年起解除用銀的禁令,加上後來從呂宋、美洲輸入大量的白銀,讓銀實際上已成為主要流通貨幣,官府也不得不正視這樣的趨勢。

明代宦官參與財經事務的範圍廣泛,包括採辦、督造、倉儲、茶馬、市舶,此政策始於明初,洪武十年,太祖遣中官、國子監、部委官各一人至徵商稅不足額的稅課司局核實,但此非常制,且宦官只是核查商稅的一員而已。至正德年間,宦官始涉足京師九門的商稅,劉瑾並創立由內使掌管的「皇店」(類似官店),既對行商徵稅,又銷售貨物,時人朱國禎指出常有內監中飽稅款之事。至萬曆中葉,包括三大征兵費、三殿失火重建費,使朝廷財政困難,神宗為開闢財源,將宦官從京畿一帶,擴大為派遣分駐全國各地,成為凌駕地方稅課司局的主管。宦官在各地開礦榷稅,成為萬曆時期病民最甚的苛政。其搜括來的財富可分為「方物」與「稅銀」兩項,前者包括貂皮、名馬等珍物,以「買辦」、「孝順」之名進奉;後者多為銀兩,歲有定額,各地額數不同,但稅監時有侵占自肥之舉。至萬曆三十三1595)才下詔停礦召回各地礦監,而分駐各地的榷稅中官更遲至萬曆四十八年(1620)才撤除。

宦官四出榷稅的直接影響是使徵稅局卡的密度增加,出現「層關疊征」的現象。且破壞了原本的稅款解運體制,原本商稅分「起運」、「存留」,前者分交京師天財庫收貯;後者留作地方經費,但許多稅監除將一部分稅款送戶部太倉庫,其餘以「遺稅」、「節省銀」、「罰贖」、「額外贏餘」的名義直接進奉御前。而宦官征商,倚賴特權打擊富商,對國內商業亦造成阻滯作用,雖沒有明確的數字,但官員的奏疏、筆記中都提到行商漸稀之類的蕭條話語,各地亦傳出民變運動,對明代商業造成負面的影響。



[1]林麗月,〈商稅與晚明的商業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6(臺北,1988),頁37-65

 

arrow
arrow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