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人口調查,是實行編審的方法,初定三年編審人丁一次,後改為每五年一次。編審的目的是作為徵收丁稅的依據,但人民因為耍逃避丁稅的負擔,普遍隱匿戶口,且非定居的客戶、賤民不算丁,而有身分的紳士可優免丁額,甚至有些貧脊地區、遇災荒的地區有時會免編、停編,這些都影響清初的人口統計。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但正額之外仍需繳交加派,百姓亦擔心差徭及身,不敢實報。到雍正時期,丁銀攤入地糧後,丁冊失去作用,編審廢弛,雍正十年(1732)的人丁戶口數字甚至降低為26364855單位,比康熙六十年(1721)的29148359少上許多。乾隆帝即位後,飭令各省、督、撫於每年十一月將各府、州、縣的戶口與穀數,其摺奏聞,並改以保甲查報戶口,故到前隆五年(1740)年,全國人口激增至14300萬人,不過這個數字是人口數,與過去的人丁數字有很大的不同,丁數原為成年男子的意思,在賦役上是屬於納稅單位的數目。所以乾隆以後的數字是較可靠的人口數字,只是在咸豐時期,遭遇太平天國之亂、捻亂等戰亂,致使保甲制度崩解,其人口報告的數字又較之前失真。

據何炳棣的研究,十四世紀末的人口數當在6500萬人以上,至1600年左右達15000萬人,後來經過鼎革戰亂,至乾隆六年(1741)才又恢復到14300萬人。再據《東華續錄》記載,乾隆二十七年(1762)已超出2億,乾隆五十九年(1794)達31328萬人,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達43000萬人。據羅爾綱計算的平均人口增加率,乾隆年間約千分之十四、乾隆五十九年至道光三十年(1850)降為千分之五,作者根據清末民政部、郵政局等數據,將清代人口變動分為四個時期。

一、恢復時期:十七世紀下半,經過流寇破壞,山東、直隸一代人口死亡、土地荒蕪嚴重。至康熙帝即位後,全國統一,進入太平時期,清朝軍費開支少,且康熙帝重視河務,並鼓勵開墾,雲南、四川、陝西、湖廣等地均招民開墾,人口在此時期恢復很快。

二、快速增長時期:十八世紀初至十八世紀末,人口增加一倍餘。此時期在政治方面,中國本部沒有戰爭,是清朝的黃金時期。農業方面,田地面積增加,從雍正二年(1724)的83萬頃,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增達741萬頃,除了對山頭地腳傍溪濱湖之地開墾有免納賦稅的優惠外,從江南一帶推廣至全國的改良過兩獲占城稻,以及甘藷、玉蜀黍等中南美洲新作物在雲南、貴州、四川被廣泛種植,成為大眾食物。工商業方面,康熙二十四年(1685)開海禁,使沿海城市成為繁盛的商業中心,對於國內商業也產生促進作用。而西方貿易商需要茶、絲,輸入大量白銀交易,一方面刺激國內生產就業,一方面又使貨幣流通量增加。礦業方面,康熙四十四年(1705)開礦,至乾隆年間每年可產萬餘斤,各省鑄錢所需的礦都仰給於此,礦業之盛,又養活許多人口。

三、緩和時期: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中,人口增加率趨緩,維持人口所倚賴的田地已開發達飽和,且國際貿易方面,由於英商輸入鴉片導致白銀外流,使人民賦稅負擔變重,購買力下降,生活受到衝擊。此外,戰爭、水患頻傳,何炳棣統治17691860年間,漢水氾濫達十六次之多,其他如黃河、直隸的永定河也常氾濫,農業損失大,人口也無法快速增加。

四、停滯時期:十九世紀五零年代至一九一一年,各方面情勢都不如前,諸如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捻匪、甘肅回民等等內戰,波及全國大部分地區。以及列強在經濟、政治上的侵略,對國民生計都造成重大打擊。

作者分析清代各地區的人口變化,四川、東北是人口增加最快的地區(圖一、清代四川東北人口指數圖),江、浙地區是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圖二、清代我國各省人口密度圖),但在1850年後達到顛峰,後來便漸漸下滑,在太平天國之亂後,更導致人口銳減。四川地區由於外省大量移民,人口從1760年的278萬餘人,到1850年達4416萬人,成為全國人口數最高的地區,四川原本地廣人稀,土地資源豐富,加上政府鼓勵開墾,造成人口大量移入。另一個人口增加迅速的地方是東北,從乾隆二十六年(1761)的76萬人,至道光三十年(1850)增至290萬人,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更增至542萬人,人口增加雖不及四川,增加速度卻差不多,在清朝解禁,改以移民實邊政策取代後,肥沃的土地就吸引不少移民開拓,後來又修築鐵路,使各行業都跟著發展。此外,人口移動的另一種趨勢是向臺灣、海外流動,福建、廣東由於地狹人稠,山多田少,糧食不足自給,遂向海外發展,主要是臺灣、南洋群島,雖然清朝屢頒禁令,卻阻止不了偷渡。

摘自:全漢昇、王業鍵,〈清代人口的變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2(臺北,1961),頁139-18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