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島敦俊提出「江南無宗族論」(點此連結)之後,受到許多學者的質疑,而徐茂明在〈江南無「宗族」與江南有「宗族」〉[1]一文中跳脫「有/無」的討論,進而從「宗族」的定義反思該論的正確性。

        關於濱島敦俊的論點,此前已簡略介紹過,此處不贅述。徐茂明援引學者對於家族、宗族的各種討論作辯證,杜正勝在〈傳統家族試論〉亦曾整理學界對家族、宗族的看法,有的將家族視同宗族,有的則依據《儀禮》的典據,以共財與親疏關係區分家族與宗族。而錢杭在《宗族的傳統建構與現代轉型》中所提出的「世系原則」,其認為「家族」是根據某種親屬原理,可以是血緣關係、世系關係,也可以是姻親關係。而「宗族」形成的內部機制則是源於一「宗」的父系世系,「父系先祖與譜系」雖是宗族存在的前提,但卻非關鍵所在,因為宗族的形成,既可能是對源出於同一祖先的父系成員的「認定」,也可以是因為某種原因而對並非共祖的父系成員的「推定」,例如「聯宗」就是根據推定而形成的宗族形式。錢杭認為江南農村的宗族聚居類型有四種形式,分別為:單姓父系親族聚居、由擬制血緣產生的單姓親族聚居、由婚姻關係產生的雙姓或多姓親族聚居、由地緣關係形成的雙姓或多姓親族聚居。其中第二種形式接近濱島敦俊所認為的,宗族是以推定的血緣關係來團結同姓,是一種想像的產物。

因此,徐茂明亦認為濱島敦俊的論點並非全無道理,並指出此可能與江南人淡漠的宗族觀念與編造假譜有關。明清時期,由於商品經濟發展與家庭結構縮化,使江南人的宗族觀念趨向淡漠,如清初學者魏禧批評:「余數游江南,世家大族廣園囿第宅,而無宗祠以安先祖,合其族人;著書汗牛馬,於譜系則闕然,自高曾以上,有不能舉名氏者。」與此同時,明代的江南人為了功利目的或愛慕虛榮,也熱於杜撰家譜,通譜聯宗。[2]

那麼,究竟江南有無家族呢?徐茂明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也承認江南的家族觀念是較為特殊的,與華南地區相比較為淡薄,血緣性的宗族組織也不如徽州、福建等地強大。江南的宗族組織多由富商所建立,屬於文化世族,而沒有緊密的結合血緣、地緣,亦無強大的控制力,但對地方文化教育與公共事業仍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1]徐茂明,〈江南無「宗族」與江南有「宗族」〉,《史學月刊》,20132(開封),頁13-16

[2]詳可見徐茂明,〈明清時期蘇州的宗族觀念與文化世族〉,《史林》,20106(上海),頁60-6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