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滿族漢化」的說法可以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清末滿人已經接受了漢人的生活方式,對於母語日漸生疏;其二是皇帝採取儒家的統治方式,並讓漢人位居朝廷主要地位;其三是滿漢人民的融合沒有認同上的差異。

        然而透過滿文檔案,可以對以上三點看法提出新的見解,白彬菊(Beatrice Bartlett)發現軍機處有滿文檔案未譯成漢文,羅友枝(Evelyn S. Rawski)與柯嬌燕(Pamela K.Crossley)認為滿文在清朝具有雙重角色,滿文一則可作為軍事與情報上的秘密通訊之用,如部分重要檔案上會別標註「不譯」。另外,滿文也被看作是象徵性的角色,以維持統治家族的認同。

        對於滿文在十九世紀已被淡忘的說法,學界提出兩種看法反駁,一是滿文在十九世紀在許多檔案與地區仍被使用,如滿人在取名方面雖有「涵化」的跡象,但仍保留不用姓僅用名的方式,以作為與漢人的區別。二是根本就不應該以滿文來界定滿人的文化認同,清朝後期的皇帝也許認為使用漢文較為自在方便,但並不表示他們就不再認同滿族。

皇帝對於語言的態度與他們的文化措施有關,滿人再如關前統治的就是多文化的區域,因此採取的政策是尊重與提倡各自的文化,他們在蒙藏民族前支持西藏佛教,同樣的也在漢族前推崇儒家文化,以此達到收服各民族的目的。此即歐立德(Mark C. Elliott)指出清朝皇帝「雙面人」的性質,換言之,清朝並不是真的以儒家做為治國思想,只是擺出儒化的面孔以吸引漢人,讓漢人感覺他們已漢化而加以接納。

        此外還可以從其他地方看出端倪,表面上清朝任用大批漢人官僚,並延續明代的政治體制,但從入關前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到入關後的內廷,滿人所創設的政治機構其實凌駕在中國傳統官僚體制之上,要從這些「非漢化」的機構才能顯示出滿人的統治心態。又如八旗的駐防不但有軍事上的考量,實際上也具族群的意義。

摘自:王成勉,〈沒有交集的對話──論近年來學界對「滿族漢化」之爭議〉的第二節,收入氏著,《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臺北:黎明文化事業,2012),頁289-3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