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過一個說法是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是明朝才開始的,起源為劉伯溫在餅裡面塞紙條,紙條內容為相約中秋要殺韃子。後來為了紀念此事,才在中秋節吃月餅。這個說法本身的邏輯就不通,可能是講述的時候顛倒因果了,因為既然要與大家相約,中秋吃餅這個習俗必然要先流行。史實記載亦是如此,中秋吃餅至晚在唐代已出現,宋代更為興盛,蘇軾在〈留別廉守〉曾提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即是指月餅。至明清時,已成民間普遍的活動。「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故事本身也是由各種傳說雜揉在一起的,陳學霖在〈劉伯溫與「八月十五殺韃子」故事考溯〉有詳盡的考證。[1]本文即依此作簡略的介紹。

        故事最初的原形與餅沒有關係,只是民間讖謠式的傳單而已,江南有許多漢民、白蓮教徒假借神名降筆,散發各種讖謠,以表達對蒙古統治的不滿。故事與月餅牽連,已經是清末民初,目的與排滿、反清有關。

        故事中對於蒙古人的暴行,紛紛會提到幾個要素,例如:「十家養一韃」、「十家只許用一把切菜刀」(防止漢民謀反)。這裡提到的數字有各種版本,也有「二十戶老百姓編為一閭,派蒙古人當閭長」、「三戶人家只給一把菜刀」的說法。其中「養韃」涉及元朝管理戶口的制度,《通制條格》記載:「諸縣所屬村疃,為五十家為一社。……令社眾推舉年高、通曉農事、有兼丁者,立為社長。增至百家者另社社長一職。如不及五十家者,與附近村相分併為一社。」這項制度先行於北方,後傳至南方。而《元史‧陳天祥傳》載:「天祥命以十家為甲,十家為長。」此即為里甲制度的雛型,雖然甲長為漢人而非蒙人,但應可視為「十家養一韃」的原形。「二十戶老百姓編為一閭」的說法,亦可見於徐大焯的《燼餘錄》載:「鼎革後,編二十家為甲,以北人為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2]」至於「管制菜刀」的說法,顯然是誇大蒙古政權禁止漢人與南人持有兵器的政策,因為元朝確實有禁止民間私藏兵器之令。

故事中的起事日期,多數都是中秋前策畫,中秋夕起事,也有的版本是中秋預謀,到除夕才起事。由於前者的說法較合理,所以流傳較廣。但無論起事日期如何,都不是史實。雖然故事大多沒有指明年分,但查至正年間的叛亂,並沒有集中在八月的情況。那麼,故事何以選擇以中秋作為起事日期呢?因明朝中葉以後,受到佛教「末劫年」的思想,閏八月十五日被八卦教等民間宗教認為是三元劫運之日,有其特別的意義。明正德十五年(1520)至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間共有十次閏八月,其中明代只有兩次發生動亂,但清代末期的閏八月幾乎都有大動亂發生。所以這個清末才杜撰出來的故事才會將日期設定在八月十五日。

        有的故事沒有提到出主意的人是誰,不過多數的故事都有指明是劉伯溫所策劃,但也有朱元璋與其他人的版本,如泰州流傳的版本為張士誠。以劉伯溫為大宗,與他的形象有關。明代以後,劉伯溫由於輔佐明太祖有功,其形象被江浙文人給神話,坊間出現不少托名為劉伯溫著述的天文曆算、陰陽卜圖,流傳最廣的即為〈燒餅歌〉。〈燒餅歌〉與「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故事類似,兩者的手段都是要宣揚民族主義,強調滿漢對立,為革命黨作為政治宣傳之用。


後記:是不是有電影臺詞提到「八月十五殺韃子」呢?不然中秋節都過了,怎麼會有人問我這個奇怪的問題。

 


[1]陳學霖,〈劉伯溫與「八月十五殺韃子」故事考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6(臺北,200412),頁1-51

[2]這裡我想提供一個訊息,《燼餘錄》有可能是清末才托古寫成的偽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