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讀地域社會論的東西,就順便把森正夫先生有中譯的論文都找來了,而且我連版本都考究過了,既然都整理了,那就貼在網路上吧。大概就這些,其他有找到再外補充囉。除了《食貨》、《大陸雜誌》外,大部分文章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在最後面也順便整理了其他可能會一起看的文章。列表如下:

 

1. 森正夫著;于志嘉譯,〈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史的回顧〉,《大陸雜誌》,80:3(臺北,1980.3),頁1-16。

2. 森正夫著;于志嘉譯,〈民眾反亂史研究的現狀與課題─讀小林一美之論點有感〉,《食貨月刊》,15:11,12(臺北,1986.6),頁86-106。

3. 森正夫,〈圍繞「鄉族」問題—在廈門大學共同研究會上的討論報告〉,《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6:2(福建,1986),頁1-8。

4. 森正夫著;韓一德、劉多田譯,〈李大釗在早稻田大學〉,《齊魯學刊》,1987:1(山東,1987),頁45,74-75。

5. 森正夫著;南炳文譯,〈十六至十八世紀的荒政和地主佃戶關係〉,《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2),卷6,頁26-73。

6. 森正夫,〈日本80年代以來明清史研究的新潮流(要旨)〉,收入張中正編,《第五屆中國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暨中國明史學會第三屆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明史學會,1993),頁713-720。並收入《史學集刊》,1993:4(吉林,1993),頁7-11。

7. 森正夫著;王翔譯,〈由地方志所見明末社會秩序的變動〉,《瓊州大學學報》,1998:2 (海南,1998),頁73-78。

8. 森正夫,〈江南三角洲的鄉鎮志─以明後半期為主〉,收入趙毅、林鳳萍主編,《第七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國明史學會,1999),頁340-358。

9. 森正夫,〈關於「鄉族」—重溫一九八三年廈門大學共同研究會的報告〉,《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1:4(福建,2001),頁6-19。

10. 森正夫,〈明清時代江南三角洲的鄉鎮志與地域社會─以清代為中心的考察〉,收入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專題論文集(第5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2000),頁787-848。

11. 森正夫,〈田野調查與歷史研究—以中國史研究為中心〉,收入唐力行編,《「國家、地方、民眾的互動與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九屆中國社會史年會論文集》(天津:中國社會史學會,2002),頁87-97。並收入《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3(上海,2003.5),頁82-88。

12. 森正夫,〈《寇變紀》的世界—李世熊與明末清初福建省寧化縣的地域社會〉,《第十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國明史學會,2004),頁552-563。並收入《中國文化研究》,2005:4(北京,2005),頁30-44。

13. 森正夫,〈中國前近現代史中的地域社會視點〉,收入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出版社,2006),頁499-524。

14. 森正夫,〈關於土地的問題─稅糧和地租〉,《成大歷史學報》,32(臺南,2007.6),頁1-24。

15. 森正夫,〈民眾反亂、社會秩序、地域社會觀點〉,《成大歷史學報》,32(臺南,2007.6),頁25-28。

16. 森正夫,〈地域社會的多樣側面〉,《成大歷史學報》,32(臺南,2007.6),頁29-34。

17. 森正夫,〈從明末清初中國的「文人畫」到江戶時代日本的「南畫」-關於它的時間間隔〉,《成大歷史學報》,33(臺南,2007.12),頁1-79。

18. 森正夫,〈文化交流的三個課題與明末清初中國版畫在日本的影響〉,《成大歷史學報》,35(臺南,2008.12),頁1-50。

19. 森正夫著,于志嘉譯,〈民眾反亂、社會秩序與地域社會觀點─兼論日本近四十年的明清史研究〉,《歷史人類學學刊》,5:2 (香港,2007.10),頁151-178。

20. 森正夫,〈明末清初的抗租與地域秩序─關於江南三角洲的蘇州府、松江府〉,《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一)》(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2008),頁79-100。並收入陳春聲編,《楊國禎教授治史五十年紀念文集》(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頁56-84。

21. 森正夫,〈陳子龍在明末松江府地域社會─通過《皇明經世文編》編纂過程的檢討〉《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2008,這篇比較詭異,我好像看過抽印本,但是論文集好像是附上編號20的文章)。

22. 森正夫著;林世偉譯,〈地域社會的視角和擁有具體性的地域空間會有怎麼樣的關聯?〉,「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舉辦的第二屆區域史地學術研討會」(嘉義,2010)。

23. 森正夫,〈地域社會與森林:傳統與現代〉,《阿里山林業一百年紀念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嘉義,2011,尚未出版),後收入《人文研究期刊》,9(嘉義,2011),頁1-38。

24.森正夫著;陳玉女譯,〈陳子龍的江南論〉,《明史研究》,13(北京,2013),頁103-121。

 


其他可以一起參考的論文:
1. 于志嘉,〈《森正夫明清史論集》介紹〉,《社會史研究通訊》,11 (臺北,2008.7),頁23-47。

2. 于志嘉,〈日本明清史學界對「士大夫與民眾」問題之研究〉,《新史學》,4:4 (臺北,1993.12),頁141-175。

3. 山田賢著,太城佑子譯,〈中國明清時代「地域社會論」研究的現狀與課題〉,《暨南史學》,第2號(南投,1999年6月),頁39-57。

4. 太田出著;張學鋒譯,〈1999年日本史學界關於明清史的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2001:11(北京,2001),頁待補。

5. 甘利弘樹著,廖振旺譯,〈簡介森正夫《森正夫明清史論集》〉,《明代研究》,10(臺北,2007.12),頁197-208。

6. 吳振漢,〈評介森正夫著「奴變抗租」〉,《史原》,13(臺北,1984.1),頁237-240。

7. 岸本美緒,〈「秩序問題」與明清江南社會〉,《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2(臺北,2001.9),頁50-58。

8. 施添福,〈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待補)。

9. 重田德著;邱添生譯,〈鄉紳支配的成立與結構〉,收入《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2),卷2,頁199-247。

10. 宮崎市定著;欒成顯譯,〈明代蘇松地方的士大夫和民眾〉,收入《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2),卷6,頁229-265。

11. 郝秉鍵,〈日本史學界的明清「紳士論」─明清绅士的構成〉,《清史研究》,2004:4(北京,2004),頁94-111。

12. 常建華,〈日本八十年以來的明清地域社會研究述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8:2(福建,1998),頁72-83。

13. 張仲禮,〈19 世紀中國紳士之構成和特徵的考察〉,《中國紳士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8),頁3-56。

14. 溝口雄三著;于志嘉譯,〈日本人為何研究中國〉,《新史學》,1:2(臺北,1990.6),頁85-100。

15. 鄭振滿,〈森正夫與傅衣凌、楊國楨先生論明清地主、農民土地權利與地方社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9:1(福建,2009),頁1-10。

16. 檀上寬著;夏日新譯,〈明清鄉紳論〉,收入《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2),卷2,頁453-483。

17. 濱島敦俊著;欒成顯譯,〈圍繞均田均役的實施〉,收入《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2),卷6,192-2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