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禮拜討論課是讀趙世瑜,《小歷史與大歷史:區域社會史的理念》(北京:三聯書店,2006)這本書,我分到的是第四篇的「小歷史與大歷史」,最後我選擇〈試論陳確的忠節觀〉、〈社會動盪與地方士紳──以明末清初的山西陽城陳氏為例〉這兩篇文章。在討論的過程中,老師扯了一些阿里不達的東西,我回頭想想還真是那麼一回事,所以決定寫下來。

先介紹第一篇〈試論陳確的忠節觀〉的主角。陳確(1604-1677),字乾初,原名道永,字非玄,浙江海寧人。家境較為貧寒,憑藉經營絲綢貿易來維持家庭與讀書。崇禎七年才考中生員,但在順治四年申請放棄生員,取消儒籍,成為明遺民的一員。

為什麼清兵入關時,在北方可以很順利呢?中國學者張玉興認為清兵入關可以從文化背景觀察,即清朝在入關前已經做了一些漢化改革,縮短滿漢間的文化差距。另一方面,晚明儒家的倫理規範鬆動,包括李贄、王艮強調個性、私慾等思想,對當時的士人心態產生影響,例如明末江南的東林黨員,雖標榜氣節,但個性卻放蕩不羈。可歸納當時士人的兩個特點:一是對人生道路有自己的選擇權;二是對生命的愛惜。魏斐德分析士人變節與否,利益是優先考慮的項目,他指出許多投降大順、清廷的官員,是擁有土地的地主,或是剛進入官途的人。

接著討論陳確的「氣節觀」與「死節觀」。在「氣節觀」方面可以從他的師友中看出,陳確在崇禎(書上寫順治,是錯的)十六年開始與他的朋友祝開美、吳仲木拜訪並授業劉宗周。觀察陳確行為與著述,會發現他還是相當重視氣節的,他曾對於童生免試的鬻爵政策提出批判。我們又可從他師友的殉節看到他的氣節思想,劉宗周、祝開美於順治二年先後自殺,陳確既不滿士人附降,對師友自殺而自己苟活也感到慚愧。陳確的解釋是,他不是懦弱而是家中有老母要供養,對於師友的殉節,他提出了不在朝可不必死的說法,意即對於王朝覆亡時表達節義的方式是可變通的。至於對降李自成的官員,如魏學濂、周鍾等人,陳確對他們切齒痛恨,而對於在清朝得意的陳名夏亦不以為然,曾撰文表示不能把降清看得比降闖好。另外,像是黃宗羲這種不仕清卻私下與官員交往、不反對弟子入朝的遺民,陳確則提出質疑,認為應該保持行為的一致。

        在「死節觀」方面,順治二年六月,剃髮令再下,陳確面對生死的問題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不剃髮而死當然是死得其所,但他發現不剃髮的人並不會被殺,而是會被羞辱一番再剃髮。所以他提出一個變通的方法,就是盡量躲起來。誠如文前所述的,鼎革之際陳確不殉節的原因在於母親,盡然已經設法躲藏,假使抓到後被殺,可謂既盡孝又盡忠了。陳確進而講述對死節的看法,他認為不該()死而死是匹夫之勇,否定了死是對「節」的最後表現,他自己就是用活來實現對「節」的追求。

        老師的講評是,因為陳確跟對了老師,劉宗周在當時是很有名的儒士,所以陳確這一套思想才會被重視,我們才會去從師生關係中去理解他的思想。假使陳確跟到一個貳臣老師,我們可能會把他的思想理解為怕死才推拖的藉口。其實老師說得很有道理,我們在評判歷史人物的時候,往往都有一套先入為主的看法了,陳確換了老師,我們對他的歷史解釋就不同了。

第二篇是〈社會動盪與地方士紳──以明末清初的山西陽城陳氏為例〉,主角陳廷敬出生於山西省陽城縣,除了短暫丁憂回鄉的時間外,大多在中央為官,最後卒於任內,所以其實他不應視為地方縉紳,但陳氏家族卻在社區的生活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陳家出仕為官,始於陳廷敬的五世祖,但陳廷敬祖上的這支至其高祖輩都沒有出仕,而是在鄉里排解糾紛、賑濟災困,如曾祖陳三樂「隱居自廿,為善不倦」、祖父陳經濟「高蹈不仕,篤孝尚義,鄉黨推重之。」他們沒有功名,卻可稱作地方菁英,後皆因陳廷敬入朝後追贈榮銜。

隨著地方士紳力量擴張,以及經濟變動造成社會流動性增加,地方士紳開始在鄉里間扮演積極的角色。此同時也是政府所冀望的,明太祖最初提倡里甲制,在明代中後期社會變動劇烈時,國家已經無力對地方進行有效的統治,所以只好要求士紳在其中進行協助。從17世紀普遍的奴變、騷亂、農民抗爭中,可顯示舊秩序的脆弱。地方士紳既無法依靠政府來恢復秩序,只能通過建立慈善組織、宣揚善書等手段,扮演一個協調的角色。陳家對此則是身體力行,誠如前述,陳廷敬的祖輩曾在鄉里調解訴訟、扶助貧困。陳廷敬的思想與家族前輩是一致的,在京作官時曾把自己的住宅騰出來作為會館,同時亦對家鄉沒有土地埋葬的人感到同情,並給予協助。陳家在日常生活中如此,在兵荒馬亂之時,更肩負起守望鄉里之責。

崇禎三年開始,陝西農民軍大舉入晉,包括李自成、張獻忠等流寇都在山西活動,陳家作為大族,成為首要被打擊的對象之一。於是陳家開始「掘地為井,築石為基」建造河山樓。河山樓建成後先後面對兩次攻擊而屹立,並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擴建,不僅是保衛家人,更保衛親族相鄰約萬人,在維護鄉里秩序上,起了安定的作用。

當國家無力保護鄉里時,士紳成了地方自保的關鍵角色。陳家在改朝換代之時,似乎沒有考慮到忠節的問題,很自然的適應新朝。或許可以從當地的社會風氣去理解,山西一代商人的力量已經十分強大,陽城又是著名的冶鐵中心,商業倫理也可能影響了陳家的道德態度,陳廷敬本人也表示為官吏的「能與不能,視其所治之民安與不安。」在動盪之時,保全鄉里是優先考慮的。

晚明的思想有許多變化,傳統儒家的道德規範在不同程度上被背棄,新興的思想趨勢是強調「義利雙行」,錢謙益、吳偉業等黨社人士都選擇降清,黃宗羲雖不仕清,卻與官員有所接觸。陳家做為地方士紳,他們的做為可視為維護身家性命與保護其在地區利益的行為。陳廷敬後來曾推崇父親與流寇談判,使其不侵擾鄉里,在他看來,這是士大夫的實際作用。

作者將陳家在鼎革之際變節的原因分三個方向解釋,第一個就是文中強調的,晚明的儒家思想已經瓦解,文人不一定會把盡忠擺在第一。第二個是陳家是地方士紳,最重要的是先保障土地上的利益與鄰里安定。第三個是從商人的道德去理解。老師的看法是,假使把商人的因素抽離掉,陳家會不會有改變,在他看來應該是不會,因為陳家的例子應該是大多數士紳的反映,將抗清的人放到歷史的脈絡中,他們只是被突顯的少數,我們太注重特例,甚至強加一些解釋在通例身上以強調特殊性,反而忽略大多數的群體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