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蕙芳老師首先解釋雜字書是以「雜字」為名的書,大致可分為教科書型與工具書型兩種,前者是幫助啟蒙識字,三字(或某定數)成韻;後者是提供日用資訊,像是家庭百科一般。由於命名的方式相當淺白,如《改良繪圖幼學雜字》、《六言雜字》等,所以通常可以從書名就了解雜字書的功能與目的。吳老師並引述羅友枝(Evelyn Rawski) 1979年發表的清代識字率研究,指出十八、十九世紀的中國有的男性約有3045%,女性則有210%的識字率。男性的比例看似相當高,但這僅為基本識字能力(basic literacy),與閱讀能力仍有相當程度的落差,所以「雜字書」在幫助啟蒙方面,仍扮演重要角色。

吳老師接著整理雜字書的演變,由於許多書籍皆已經亡佚,所以只能由編目中提到的書名來推測內容,她發現約在漢代時,就有以「雜字」為名的書,一直到魏晉左右,從書名推測這類的書應該是屬於字典或字體(/)的工具書。到了唐宋以後的雜字書,指的才是目前看到的雜字書。所以吳老師認為雜字書的演變是從字典到日常教科書,關於這個說法,李廣健老師提供了另一種意見,指出在《隋書‧經籍志》裡「雜」與「集」有通用的情況,所以或許可用「集字書」去理解早期的雜字書。

檢索古籍的記載,吳老師發現雜字書在宋元時已經相當普遍,甚至流傳到周邊國家,但是士人對此類書籍的看法多為負面,認為是較低俗的啟蒙書,不如三字經等儒家啟蒙書。但到了明清時期,雜字書的類型更為多元,士人對字書的偏見亦較少。在江戶時期的日本,雜字書的流傳並不只有中國的版本,也有日本人自己編纂的版本,對於通商貿易,或是家學習中文幫助甚大。[1]

研究雜字書,除了理解民間知識的傳播,也有一些有趣的發現,如吳老師提到,他以前讀《水滸傳》,書中孫二娘賣「人肉饅頭」,饅頭在現代是沒有包餡的,所以吳老師覺得十分奇怪,後來從工具型雜字書的食譜類中找到饅頭的製作方法,才知道饅頭在古代是有包餡,只是製作方式與包子不同而已。因此將雜字書、日用類書與小說相互比對,發現其共通性,不但可實證小說中虛擬事件有真實社會的內涵,亦可深入小說作者之筆法技巧與蘊含深意。[2]

吳老師同時分享研究雜字書是意外的發現,她在中國找《萬寶全書》的資料時,發現來晚了,相關書籍已被仁井田陞等日本學者都先蒐走了,後來反而找到《萬寶元龍雜字》(我一生不抄筆記,這部分我記的不是很清楚,可能有錯,還要再問一下同學),發現兩者有其關聯性。尤其《萬寶元龍雜字》不是單純以韻文介紹字詞的雜字書,而是分類釋義的個別字詞,並且介紹許多日常知識,更像是辭典、生活百科的形式,是明清多元雜字書的典型模式。而《萬寶全書》的生活知識範圍又較《萬寶元龍雜字》廣泛,故這類的雜字書實可與民間日用類書接軌,所以吳老師認為明清民間對生活知識的掌握,是以高級雜字書開始奠定閱讀基礎,最後過民間日用類書全面掌握生活知識。[3]

而後吳老師對雜字書的功能、各方面內容做比較深入的介紹。雜字書的第一項功能是幫助識字認詞,以日常生活中各式具體的名詞為主,內容則相當廣泛,包括食衣住行、器物用具、動植物、身體醫療等等,不但具體介紹字詞,同時也提供相關的知識。以食物為例,除了羅列名稱傳遞基礎知識外,栽種方法、烹調方式也一併介紹。又如介紹親族與人際關係方面,在介紹稱謂外,亦將書信往來的格式、進退之道等等知識列入。

雜字書的第二項功能是提供日常生活的知識,第一項所提到的知識是由字詞所延伸的,此項的日常知識傳遞已脫離的字詞,而是以知識的型式分類,幾乎與民間類書相同,吳老師將其大致分為生活環境、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社會生活等四類。生活環境的認識包括史地知識、官制律令;實用的技能學習則有謀生技藝、玄理術數、醫療保健等等。此外也介紹休閒興趣、人際交往等社交方面。例如書中繪有棋譜、酒令等休閒娛樂知識,甚至失志時,書中也有相關立志的內容,勉勵隨遇而安等等。

最後,吳老師將工具書型雜字書與民間日用類書參照,比較其異同。先簡述類書的歷史,表示類書原本是士人參加考試或檢索古事所用,至唐宋時因科舉而流行,南宋時才發展出刊載今事的日用類書,但內容依然是以上層社會的知識為主,專供眾普遍使用的民間日用類書應出現於明代後期的萬曆年間。然而,工具書型雜字書與民間日用類書仍有一些差異,例如在排版上,工具書型雜字書為了節省版面,採用的是三版的形式,每頁分上中下三個區塊,中間是最主要的篇幅,而上下兩版則放一些較簡短的內容,絲毫不浪費版面。在內容上,雜字書更接近民眾的需求,如遊藝、娛樂方面的內容就比民間日用類書豐富。就連字體上也可以看到一些差異,雜字書有一些鄉間俚語,也用比較多的俗體字,如萬曆的「曆」,有些雜字書就寫作「歷」。

以上是吳老師本次講演的內容,在此做一概要之介紹。雜字書的流傳,民國時期仍然不減,且封面繪有插圖,內容更為精美,吳老師提到,甚至連1949年以後,中國也有雜字書的流通。我覺得其實現在農民曆的性質,似乎也像吳老師所講的工具書型雜字書,因為「農民曆」只佔農民曆一書的一點點而已,後面也有風水介紹、生男生女、算命卜卦等內容。此外,還透過廣告的形式,提供許多生活資訊,如修理車子、水電等等。雖然名稱不一樣了,但是提供民間便利知識的功能仍然是不變的。理解雜字書,同時也是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民間文化,透過吳老師的講演,使我對古代中國多元的庶民文化又有更深的認識。



[1]吳蕙芳,〈江戶時期流傳日本的一部中國識字書:《增訂日用便覽雜字》〉,《書目季刊》,411(臺北,20076),頁109-116

[2]吳蕙芳,〈書評:小川陽一著《日用類書にょる明清小說の研究》〉,《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8(臺北,199712),頁253-257

[3]吳蕙芳,〈清代民間生活知識的掌握──從《萬寶元龍雜字》到《萬寶全書》〉,《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0(臺北,20035),頁109-1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