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病夫.jpg      460期的《科學發展》(2011年4月)有一篇李尚仁教授的短文,篇名為〈東亞病夫的起源〉,內容是探討「東亞病夫」這個中國人的原罪是誰賦予的?非常有意思,我在這裡做簡單的介紹。

    這些年來,中國人無論在政治經濟,甚至體育上力求表現,原因之一就是要向外國(尤其是西方列強與日本)證明自己。乃至於武打電影中,時而有中國武師力克洋人、日本人的片段,無論是陳真、霍元甲、葉問都走不出這個框架,如此老套的劇情,卻每每有著不錯的票房,說穿了電影商賺的就是中國人亟欲擺脫「東亞病夫」汙名的民族情感。誠如美國學者韓依薇(Larissa Heinrich)所言:「東亞病夫成了現代中國人的原罪。」楊瑞松教授更引人類學家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想像的共同體》一書的分析,提到民族形成的過程裡,會產生一種形塑想像力量,以「東亞病夫」而言,這個負面的標籤正好為近代中國一連串受到的外侮找到一個凝聚力,發揮了同仇敵愾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東亞病夫」這個中國人亟欲撕掉的標籤是誰貼上的呢?一般人的印象中,這是洋人對於中國人身體羸弱的形容,因為中國百姓吸食鴉片等等原因,事實上卻不是如此。翻閱相關的醫療書籍找不到「東亞病夫」一詞。並且正好相反,書中不乏紀載中國人的身體健壯的讚美,例如英國陸軍醫官高登(Charles Alexander Gordon)就對香港工人的勞動力大為讚賞,認為他們的效率比起印度人,甚至英國工人都還要優秀。長年在北京行醫的傳教士德貞 (John Dudgeon)亦認為,中國人由於飲食節制,生活節奏規律緩慢,因此比歐洲人更加健康。

    當然其他的紀錄中也有許多負面的紀載,如一些歐洲醫師提到中國缺乏現代醫療,以及公共衛生建設,所以常常可以在街上見到罹患天花而臉上有瘡疤的人。雖然如此,但這些醫師卻很少提到中國人的體質孱弱,因為中國人能夠在如此惡劣的衛生條件下生存,正意謂著他們身上有著強大的免疫力。

    據楊瑞松教授的考證,「病夫」一詞確實是出自西方的評論,但是形容甲午戰爭後清廷改革無力,難以振弊起衰,有如重病之人。所以「病夫」是形容中國政府而非中國人本身。中國知識分子也援引了這種比喻,如嚴復在〈原強〉中提到:「今之中國,非猶是病夫也耶?」但「病夫」之所以會與身體健康產生連結,也肇於中國知識分子,關鍵人物之一便是梁啟超,他在《新民說》裡面一方面提到:「我以病夫聞於世界,手足癱瘓,已盡失防護之機能,東西諸國,莫不磨刀霍霍。」以形容中國;另一方面,他也批評中國人衛生不良,缺乏運動,說道:「二千年之腐氣敗習,深入於國民之腦,遂使群國之人,奄奄如病夫,冉冉如弱女,溫溫如菩薩,戢戢如馴羊。」又說「其人皆為病夫,其國安得不為病國也!」將「病夫」論述轉化為比擬為中國人民,即中國所以為「病夫」,正因為中國人是「病夫」。

    由於梁啟超的做法相當成功,「病夫」的概念也隨之改變,不只的報導與小說經常出現類似說法,連蔣中正推廣體育時,其訓詞也都強調外國人之所以看不起中國人,是因為中國人體弱多病。追根究柢,原來沉重的原罪是中國人自己賦予自己的。

    簡單介紹到這裡,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楊瑞松教授的論文〈想像民族恥辱: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東亞病夫」〉(收在《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3期,2005年5月) ,或是專書《病夫、黃禍與睡獅:「西方」視野的中國形象與近代中國國族論述想像》(臺北:政大出版社,2010)。但我只看過論文,還沒機會去看專書就是了。順便一說,最早使用「東亞病夫」一稱者,應該是曾樸在《孽海花》當作筆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