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r ICONIA Tab A510入手二個星期了,使用上還算滿意。原本要購買的Nexus 7最後並沒有降價,只有延長為兩年保固,且Nexus 7螢幕較小,也無法用任何方式輸出畫面,雖然兩者價差近4000元,但比起來我覺得買A510算是正確的選擇。

        以下我就使用上的感覺,列出及其優缺點。當然,這是很主觀的,一則很多功能我都還沒用過,也許以後再補充;二則有些缺點是我與HTC Sense比較而來的,這可能是Android4版的原生缺點,可透過安裝軟體改進。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馬約翰(1882-1966)是近代中國體育的奠基人,曾任清華大學教授。由於他的緣故,清華大學特別重視體育。蕭公權回憶他讀清華大學的期間,學校規定學生每天都清晨要作十五分鐘的體操,作完才去上課。到了下午兩、三點,宿舍、圖書館、教室的門又會被關起來,學生們又要去運動了。此外,每星期還有數小時的體育課,蕭公權說他每次上體育課,收器材、沖澡花費不少時間,往往趕不及下一節的英文課。而且學校規定要通過體育課才能畢業,測試的項目包括五項:百碼跑步、跳高或急走跳遠擇一、攀繩、橫竿翻越、游泳。規定雖然不甚嚴格,但對於蕭公權來說簡直是要命,他形容這簡直是「難於上青天」。因此,蕭公權如果有空,便要去練習,幸好最後勉強通過。[1]

        另一位歷史學家何兆武也有類似的經驗,他回憶在西南聯大的期間,要修完八個學期的體育課才能畢業,而且體育課不算學分。但是何兆武因病休學一年,折抵後還缺了半年的體育,他便請示梅貽琦,梅貽琦就請他去找馬約翰商量,想不到馬約翰堅定地說:「體育不及格畢不了業。吳宓是大教授了,當年跳遠不及格,就沒有讓他畢業,又蹲了一年。」後來何兆武一再要求,馬約翰才稍微通融,請何兆武寫一份體育報告做為補考成績,這才沒有耽誤畢業。[2]

       馬約翰在與何兆武的對話中爆了一個料,原來吳宓也曾因為體育不及格延畢,不過馬約翰(或何兆武)可能記錯了,我查了一下,吳宓是在半年後補考畢業。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興濤的〈清朝滿人的「中國認同」〉一文[1]先指出新清史的學者的研究取向,他們強調滿人的主體性,在滿人的認同問題上,羅友枝(Evelyn S. Rawski)、柯嬌燕(Pamela K.Crossley)、歐立德(Mark C. Elliott)等學者們紛紛主張不應該把「中國」與「大清國」混為一談,認為中國的意思近於中原,只是大清國版圖的一部分而已。不過這些學者也發現這樣的立論不能完美解釋,例如歐立德也承認滿洲人有時候也稱他們的帝國為中國。作者便從這此切入,反問道,僅僅是「有時候」而已嗎?還是在入關後(或康熙時)已完全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統治的國土範圍為中國了呢?

滿人在還未入主中原時,與明朝交涉係採取夷夏觀,《清太宗實錄》載皇太極曾言:「明既為中國,則當秉公持平。」皇太極屢屢提到的中國不是指中原,而是指華夷天下秩序之中心。因此滿人入主中原後,很快地就形成以中國自稱的國家認同。至康熙中期以後,中國、中國人的用法已成為一種常態,特別是與西洋交涉時,如在《尼布楚條約》中,多次使用中國、華民等稱呼,且將滿洲定義為中國的部分地方。乾隆皇對於永昌府檄緬甸文中「有數應歸漢一語」,明諭此說法為不經,皆表明了其認同的中國定義。在晚清時期與列強簽署的外交條約中,中國與大清國皆作為整體的國名,同時交替使用。本文作者曾統計大清歷朝實錄內「中國」一詞的使用情況,結果顯示1680次中,高達98%的比例都是泛指清朝全部統治的區域或民族。換言之,將「中國」稱為明朝的統治區域(即狹義的中原)者不到2%,且多是在追述歷史,如雍正與曾靜辯論華夷時所使用。至於清末保皇黨被攻擊為「保中國不保大清」,將中國與大清分開論之,此係因王朝逐漸喪失統治合法性所致,其所謂大清與大唐、大明在意義上並無區別,僅是指統治集團。反觀新清史研究者不願稱大清為中國,而稱滿洲帝國,其實是錯誤的。因為滿洲並不是正式國號,主要是作為族稱使用,或指大清發祥之地,與大清所代表的意涵並不相同,清朝入關以後不曾以滿洲為國名。是故「滿洲」是族群認同,與「中國」的國家認同有本質上的差別。

入關之後,滿人的中國認同除國名自稱中國外,對於代表中國的文化也同樣認同,清朝以儒家做為治國的理念,以中華正統自居。這樣的認同現象,以往學界習慣稱之為「漢化」,更為準確地說法應為「涵化」(華化),因為雖然大體是「清承明制」,可是滿族仍做了部分的修正,如政治上建立軍機處、密儲制度;文化上實行滿蒙聯盟、重視喇嘛教等等。《大義覺迷錄》中雍正皇帝對漢人將滿人視為夷狄做了答辯,他痛斥這樣的說法,認為入主中原後,各民族納入版圖,已無華夷之外之分。清朝的國家認同就是滿、漢、蒙臣民一體合作,新清史的學者也常強調清朝皇帝的多重身分,可以將清朝視為一個以儒家為核心,多元文化並存的社會。可是本文作者要強調各文化的影響和地位並非對等,漢文化持續地擴大,相較之下滿文化的地位更逐漸凋零。清中葉以後,不少官員已不會用滿文擬奏摺,《清實錄》原先是先修滿文本,再譯成漢、蒙文,但至康熙起,因為編纂所需的材料都是漢文,所以編修的順序也改以漢文為先。在文化權勢轉移的過程中,列強也起了部分作用,至清時期的對外條約,除了對俄羅斯還偶用滿文外,其餘都只用漢文。最後清朝甚至通過《統一國語辦法法案》確認國語為漢語,這對滿族而言,也存在不得已的苦衷。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已連續摘了兩篇《上學記》(臺北:木馬文化,2011)的內容,一篇是關於胡適(點此連結)、一篇是關於吳晗(點此連結)。本已無心再寫,但後來想想,為這樣一本好書做介紹,是必要且值得的,所以我又寫了底下這幾段短文,談談此書的特色,兼論我讀史學家回憶錄的樂趣。

        歷史學家的回憶錄讀起來是總是富有趣味且具啟發性,因為書中不僅濃縮了歷史學家一生治史的心得,也可從他對人事物的評價、學思歷程,看出他研究的旨趣所在,這是很重要的,例如我有一次聽張元老師講周公攝政問題,老師舉了徐復觀和屈萬里的看法為例,前者主張周公稱王,後者則否之。老師問同學為什麼?後來解釋道,因為徐復觀是武人,而屈萬里是文人,兩人的看法,及其所關懷的焦點當然不一樣。

        回憶錄大致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自己寫的;一種是口述訪談。自著者如何炳棣的《讀史閱世六十年》(臺北:允晨出版,2004),既然是一家之言,也沒什麼好客氣的,讀起來除了欽佩他學問好,還覺就覺得他是一個自視甚高的人。何炳棣人緣不好是大家都知道的,最為人所知的便是他與張光直的事情。《上學記》中也提到何炳棣,說他是在西南聯大的時候負責管理歷史系圖書館,總是不讓人借書,說:「那個書不能借,大家都要用。[1]」後來何炳棣在寫《明清社會史論》的時候,回憶道:「我曾幾度函請寧波范氏天一閣提供明代登科錄的微卷,都無結果。[2]」兩相對照,何其諷刺。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兆武在《上學記》(臺北:木馬文化,2011)裡說他不太欣賞吳晗,覺得吳晗講課時把歷史切的太零碎,細分成官制、經濟等許多專項,以致於缺乏整體觀點。我個人認為這樣倒是挺好的,果然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何兆武還覺得吳晗的政治味太重,例如他的《朱元璋傳》經過好幾次修改,明顯諷刺蔣中正。後來清華大學給吳晗立了銅像,何兆武很不諒解,他覺得論學術、論名望,吳晗都不是第一流的人,可見得立銅像也是政治操作。《上學記》中還透露了三個吳晗鮮為人知的故事,把吳晗講得獐頭鼠目的。

        一、何兆武的姊姊畢業後到校外租屋,租了一個小房間,吳晗就是二房東。他不但做二房東,吃相特別難看,常常藉口有親戚要來住,然後趕人搬家,何兆武的姊姊被趕了好幾次,卻不見其親戚。

        二、日本飛機來轟炸的時候,梅貽琦是西南聯大校長,很有紳士風度的疏導學生,不失儀容地慢慢走進防空洞。反觀吳晗,一聽到警報臉色就變了,一副驚惶失措的樣子,還滾帶爬的跑去避難,少了學者的氣度。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學記》(臺北:木馬文化,2011)是何兆武的口述回憶錄,我讀了此書才知道何兆武在西南聯大結束後曾短暫來過臺灣,任教於建國中學。他在此書中提到了殷海光、馮友蘭、梁啟超、胡適等許多名人,其評價也十分有趣,例如他說他以前對殷海光的印象不太好,後來得知殷海光在臺灣的情況,才自覺早年的印象錯了。何兆武是這樣評價胡適的,他說:

對一個學人應該有兩種評價,或者說有兩種標準,一個是學術研究方面,看他是不是有貢獻。另外一個標準就是他對時代的影響。有很多人對時代的影響太大了,包括梁啟超、胡適,他們影響了整個一個時代的風氣,就不宜於專業的角度來衡量。他們在某一個專業的研究上可以未必有多大貢獻,可是他們對於整個時代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包括郭沫若在自傳裡都講,他們在個時代的青年幾乎沒有不受梁啟超影響的。……和梁啟超一樣,胡適的功績在於他做為一個宣傳家宣傳新文化,可以說相當於西方的伏爾泰,他們都是領導一個時代風氣的先驅,功績是偉大的。[1]

讀者應該體會的出來,何兆武這樣的說法,其隱喻是他覺得梁啟超與胡適在學術上的貢獻不高,但仍肯定兩人的思想。之前聽張元老師的課,他也打趣的說清華四導師中學問較差的是梁啟超。可是何兆武仍覺得胡適的思想有其侷限性,他繼續寫道: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清史研究主要特徵是強調清代統治中國的滿洲特性,這挑戰了過去傳統清史所持的漢族主義,也打破了以中原為中心的區域觀,讓非漢族群與邊陲地帶成為重要的研究領域,在中國社會中的邊緣群體也得以進入研究範疇中。而女性研究的興起除了新清史的助瀾外,時值女性運動興起,故亦受到了女性主義的影響。女性主義強調性別研究要注意具體的階級、種族、文化等特性,因此新清史的女性研究試圖打破把女性視為受害、壓迫者的僵化模式,轉而去尋找女性在現實中的積極行動,探討兩性的互動,特別是女性在政治、經濟、日常所擁有的實際權力。研究者們認為滿族入主並未打斷中原,特別是江南的地區婦女自身的發展歷程,雖然明清轉折的政治變化導致意識形態的重整,但由於文化的連續性,並未妨礙女性進入公眾文化。

高彥頤(Dorothy Ko)是提倡以女性視角看女性史的先驅,他在1994年出版的專著《閨塾師:明末清初的江南文化才女》將江南上流社會的女性置於經濟持續發展、道德意識重整的明清鼎革背景中。高彥頤反思,假使女性持續受到壓迫,那儒家社會何以長時間在中國持續運作,女性在這其中得到什麼好處?因此他認為將傳統女性概括為「受害者」的說法,其實是五四以來為強調現在女性解放而強加的塑造。而他則以女性的文學作品為史料,重構江南上流女性的日常生活,包括了女性的挫折、抱負,以及他們如何經營自在的生活空間。高彥頤發現儘管明清之際的江南上流女性在名義上都遵循著「三從四德」等格言,過著以家庭為中心的生活,但可從他們的作品中看到女性們找尋道德間的縫隙,試著開闢一片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史料可表明女性並不是被幽禁的,從陪丈夫赴任、出遊等機會,女性外出的機會很多。且女性能透過與男姓共通的社交圈進入公眾領域,如婦女透過丈夫、名妓透過客(情)人等管道。從他們的詩集中可以看到他們以歷史上的才女為例,建立一個儒家的女學淵源,甚至有女性在文集中傾訴反清的情操。因此,高彥頤認儒家的意識形態對這些上流社會的女性而言既是壓迫也是機會,一則女性被拒於官場之外,一則也是透過此而提升自身地位。換言之,上流社會的女性非但不是儒家文化的受害者,反而是既得利益者。

曼素恩(Susan Mann)在1997年出版的專著《綴珍錄──十八世紀及其前後的中國婦女》則展示了盛清獨特的女性文化,在此書中曼素恩與高彥頤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首先,《閨孰師》強調明清鼎革並未影響女性發展的歷程,而《綴珍錄》則指出三藩之亂後,清朝曾以重整文化意識形態,以糾前明之弊,故盛清有著截然不同的女性價值觀。例如清朝注重女性的家庭價值、提倡貞節、抑制娼妓文化等等,因此從文化空間來看,《閨孰師》中可看到明末名妓在青樓揮灑才藝的盛況,在盛清後則一落千丈,女性回到了家庭,取而代之的是嚴謹持家、讀書女工的閨閣世界。其次,《閨孰師》中敘述的女性流連於詩社,有著巾幗不讓鬚眉的衝動,而《綴珍錄》中則強調為人女、為人妻的角色轉換。儘管清代也推崇才女,但是以道德形象為基礎,這象徵著盛清與晚明社會傳統的斷裂。曼素恩的研究表明盛清並非像後世所想的一樣,是一個女性缺乏主體性的時代。或許有人會對清代女性在家庭中佔據重要地位的說法提出疑問,本文的作者(黨為)為此補充一個觀點,他認為此可能與滿族的家庭風俗有關,因滿洲男子的責任在對國家盡義務,無暇管理家庭,所以家庭的內部管理都由女性掌握。另外,2007年曼素恩在另一本專著《張家才女》中揭示了19世紀江蘇常州的張家三位女性的故事,清末菁英階層女性並非置身政治事件之外的旁觀者,女性的關懷又回到了政治場域。此書不但重新思考中國從帝國向民族國家轉變時期的性別關係,及其對文化婦女的意義,也指出常州入贅婚十分普遍,常州地區的婚姻模式揭示了帝國內部的地區差異要大於一致性。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網路上在討論鴉片戰爭是怎麼個打法,結果有人回應提到中國人用婦女的尿去潑洋人,友人轉給我看,問我是否有此事?答案是有的,這種戰法叫做「厭勝」,就是用一些東西去詛咒人,讓人生病或達到某種效果,唐代武則天要當皇后的時候,就去揭發王皇后用「厭勝」。「厭勝」有很多東西可以寫,我改天再寫一篇,林富士教授有一篇名為〈厭勝的傳統〉的短文,大家可以先參考。

「厭勝」若與女性的生殖部位有關,又統稱為「陰門陣」或「厭炮」,是明末以後興起的招術。魯迅有一本叫《朝花夕拾》的小說曾提到太平天國年間,叛軍在官兵攻來的時候,就叫女生出來站一排把陰部露出來,他們認為這樣官兵的大砲就打不出來了。這也很複雜,大家請自行參考文後所附的四篇文章。

回過頭來講鴉片戰爭的「厭炮」吧!這是記載在《夷氛聞記》的故事,作者是梁廷柟,記載如下: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昨天在網路上亂逛,看到有人考據起孔子的身高,後來就連到了一個名叫「有電勿近 funp:kamuo」的部落格(點此連到部落格),其中有一篇圖文頗有意思(點此連到網誌)

文中先援引《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長九尺六寸」的記載[1]。然後作者覺得孔子的鞋子很詭異,似乎太長了,問道:「這在人體姿態上是無法成立的,他駝著背站著,兩個腳掌理當在裙擺內的後方,怎鞋子跑到前面來?」作者認為如果像下圖(中間)一樣,孔子的鞋子會長的不合理,莫非是孔子穿雪橇?因此作者提出的解答是:「孔老夫子在裙擺裡,是屈膝坐在板凳上的。

20121022圖片來源:「有電勿近 funp:kamuo」部落格,〈孔夫子的鞋〉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星期貼了一張民國十二年的克寧奶粉廣告(點此連到網頁),友人看覺得十分有趣,問我還有沒有相關的新聞。我這幾天有特別留意,又找到了一篇1947年賣假克寧奶粉的新聞。[1]事情的經過就是有兩個不肖青年在賣假奶粉,謊稱是美國克寧奶粉散裝,色澤、味道都跟真品一樣,但是一沖泡後就原形畢露了。原來是真品參麵粉,泡過之後有酸味,喝完以後還會腹瀉,已經有很多人受害了。由於原文稍長,字體還算清楚,就不逐字打了,可參考下圖:

20121017  

值得留意的是售價兩萬元,可見通貨膨脹之嚴重。我繼續找後面年分,發現1948年還有兩則新聞的標題是「克寧奶粉有供無求,喊價疾跌罐頭品看小」以及「克寧奶粉跌後回升,粵廈幫客運來甚多」,雖不知具體價格,不過可推測通貨膨脹是持續惡化的,因為1949年有一條新聞的標題是「克寧奶粉高見廿三萬五」。

okplaymay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